-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C。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增多的时候,细胞代谢速率加快;结合水含量增多的时候,细胞抗逆性增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高,代谢越旺盛。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幼苗的过程中,随着萌发的继续和生命活动的旺盛进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加。 【方法归纳】分析含水量对生物代谢强度、生物抗逆性的影响规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代谢旺盛,但抗逆性差。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代谢强度降低,但抗寒、抗旱、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2)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3)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弱,吸水减少,结合水含量相对升高,有利于植物抗寒性提高。 (4)升高或降低温度时,结合水与自由水可以相互转化。温度升高时,自由水增多;反之,结合水增多。 【易错提醒】种子的含水量并不是越高越好 在一定范围内,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超过该范围,种子的萌发率又会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 二、无机盐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方法 【典例2】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十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 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2) 。 (3)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A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中的没有,则说明 。 ③若 ,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④若 ,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⑤若 , 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解析】实验的自变量是锌、镁的有无,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对照组应用全素培养液培养,实验组分别用缺锌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培养,根据苹果幼苗的生长状况判断苹果小叶病与镁和锌的关系。 答案:(1)缺镁 (2)将三十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均分为三组,分别栽培在上述三个培养缸中 (3)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②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③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中的没有 ④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⑤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出小叶病 【方法归纳】探究某种无机盐为生物体生长所必需的实验设计: (1)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 生长正常。 (2)实验组: 【易错提醒】设计实验时应注意: (1)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一致等。 (2)实验组用缺素培养液,对照组用全素培养液,不能用蒸馏水做对照。 (3)实验组加入X盐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1.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解析】选A。纯净水中也存在H+、OH-;N、P在生物体内属于大量元素。 2.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其化合物中不具有放射性的是( ) A.脱氧核糖 B.核膜 C.基因 D.tRNA 【解析】选A。构成脱氧核糖的基本元素是C、H、O;核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含有P;基因、tRNA中均含有磷酸。 * 第1、5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福建高考无单独考查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Ⅰ 四年考情 考纲要求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来源:生物体有选择地从___________中获得。 (4)存在形式:大多以_______的形式存在。 C、H、O、N、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