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PPT
目 录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中医药形势 第三节:新药研发内容及程序 第四节:中药研发过程及特点 中药新药研究的基本过程 中医理论 必要的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上市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临 床 研 究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药代 耐受性 探索 确证 扩大 适应症、剂量、 治疗方案、初步效应 …… 随机对照盲法重复 临床运用 中医理论研究 ?处方组成、处方来源、古籍文献、立题理论依据。????条件具备:????1.符合中医理论,辨证用药理论。????2.君、臣、佐、使配伍合理。????3.药材来源明确,标准明确。 4.功能主治,适应证体现中医理论。????5.病因病机理论。????6.治则治法,论证逻辑性。????7.从医角度:明确适应症侯。????????从药角度:方药分析,治则。????????活血化瘀——医——治法 药学研究 (一)制备工艺和研究????1.提取工艺研究????①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②设计与选择????③技术条件(参数)的研究????2.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工艺研究????3.剂型选择????4.成型工艺研究????5.中试生产 质量标准研究 1.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按中药命名原则。????2.来源:科名、中文名、拉丁名、药用部位,来源、成分。????3.性状:形状、颜色、味、表面特征。????4.鉴别:专属、灵敏、快速、准确(显微、TLC、理化)。????5.检查:杂质。????6.浸出物测定。????7.含测。????8.炮制(药材)????9.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贮藏、起草说明。?????质量稳定性研究 药理研究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与作用机理以及体内代谢过程,阐明方治疾病原理的科学,指导用药基本规律。???? 中药药理研究为指中药与中药理论的现代药理学。???? 对中药新药而言指药效,一般药理学,药代——旨为申请临床提供依据。? 中药新药效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 1.试验主要负责人应具有药理、毒理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和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与资历。确保试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结果可信,结论判断准确。试验报告应有负责人签字及单位盖章。??? ?2.研究单位应具有效高的科研水平:技术力量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3.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要求。实验记录应真实、完整、规范,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均应写明情况,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 根据新药不同情况设计试验方案 (1)以病名为主治的新药:要根据主治,参考功能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这适合大多数中药,包括以西医病名为主治的新药。 (2)以中医证名为主治的新药:应根据该病症的现代认识设计关键主要的试验,参照新药的主要功能和病证的临床症状;设计药理试验方案, (3)缺乏适当动物模型的新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系统性硬皮病等系统疾病,精神病,以及梅核气,奔豚证等,应根据疾病病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及及新药的主要功能等,设计药理试验方案,用间接的药效提示新药的作用。 中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毒理) ? 安全性包括临床和非临床两方面,临床期间完成的叫——临床安全性研究,临床前完成的叫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研究目的。????1.消除不安全因素进入临床????2.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3.为临床确定治疗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提供依据,参考????4.为确定临床,禁忌证提供参考: 中药新药药效等研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 1.发现研制新药及对进行再评价 中药大多来自古方和经验方,有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其用药特点强调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药个体化;多为处方煎剂服用。而研制的新药,包括利用现代医学知识研制的组方,从复方或单味中药内提取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群),则为固定处方和剂型;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提取工艺;其化学成分,药物性质、功能主治、剂量用法等,均会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原有的治疗作用,毒副反应也可能有变化;应用上强调通用性和社会化。 新药(化合物)的开发过程 产 品 监 督 临 床 试 验 (人 体) 临 床 前试 验(动 物) 合 成 检 验 与 筛 选 研 究 阶 段 产品介绍 注册 年 1 2-5 5-10 10-20 化合物 10,000 - 30,000 化合物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Ⅱ 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