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物主要病害PPT.ppt

  1.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主要病害PPT

玉米丝黑穗病病害循环图 玉米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很少发病;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过弱时发病重;在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发病率最高。 4.防治措施 以种子处理为主,采用及时消灭菌源、种植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选籽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再用药剂拌种处理。可选用40%卫福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 L拌种100 kg,也可选用50%多菌灵,或50%萎锈灵,每100 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g;还可选用5.5%浸种灵Ⅱ号,每100 kg种子用药量为1 g. (2)农业防治 杜绝和减少初侵染源:不从病区调运种子;育苗移栽的要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理后再育苗,最好在玉米苗、3—4片叶以后再移栽定植大田,可有效避免丝黑穗病菌的侵染;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进行高温堆肥,厩肥充分发酵,杀死病原菌后再施用;切忌将病株散放或喂养牲畜、垫圈等;一般实行1~3年的合理轮作,可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根本措施,由于丝黑穗病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区一致,要选用兼抗这两种病害的品种。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也可提早播种,但也不可盲目地早播;整地保墒,提高播种质量,一切有利于种子快发芽、快出土、快生长的因素都能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作业: 怎样区别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的症状?影响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区别?怎样才能减少菌源数量? 四)油料作物主要病害 概述 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等,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广泛种植,其中,油菜盛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大豆主产于东北和华北;花生以华北诸省最多;向日葵西北种植较多;长江流域各省则大豆、花生均有较大面积的种植。   油料作物病害种类很多,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有报道的大豆病害30种,油菜病害14种,花生病害31种,重要的有油菜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大豆病毒病、胞囊线虫病、霜霉病;花生青枯病、锈病、黑斑病、褐斑病等。其中,油菜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被称为油菜三大病害,对油菜的生产影响极大。大豆病毒病发生普遍,在东北和黄淮地区危害严重;胞囊线虫在东三省的一些地区发生猖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的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生。花生青枯病和锈病在长江流域及南方省份发生普遍而严重;花生黑疤病、褐斑病在花生产区均有发生。花生根结线虫在华北几省的局部地区较严重,在其他省区也有零星分布。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省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上的重要病害,这些病害均是对生产有严重或较大影响的病害。 (一)油菜病毒病 油菜病毒病在我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南方冬油莱区发病重。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发病率达10%一30%,含油量降低。此外,感病油菜易感染菌核病和霜霉病等其他病害。油菜病毒病又称油菜花叶病,是我省油菜上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大面积推广白菜型油菜时,此病一度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改种甘蓝型油菜后,病害已明显减轻,但目前仍是我省油菜重要的病害之一。 1.症状 不同类型油菜的症状差别很大,甘蓝型油菜的典型症状,苗期在叶片上产生黄斑、枯斑和花叶,成株期在茎秆上产生条斑、轮纹斑和点状枯斑。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典型症状,苗期为花叶和皱缩,成株期为矮化。 (1)甘蓝型油菜症状 ①黄斑:叶片病斑较大,淡黄色或橙黄色,病健部分界限分明。②枯斑:叶面病斑较小,淡褐色,病斑中央有一个黑点,叶背病斑周围有一圈油渍状灰黑色小斑点。③花叶:除主脉外的叶脉呈明脉,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状,有时有疱斑症状。以上三种苗期症状都常伴有叶片皱缩。④条斑:初期为褐色梭形病斑,后上下延长为长条形枯斑,后期病斑纵裂,病斑连片后可造成棉株半边或全株枯死。⑤轮纹斑:病斑稍凸出,周围有2~5层褐色油渍状环带,呈同心轮纹状。⑥点状枯斑:茎秆上散生黑色针尖样小斑点,周围油渍状,斑点随病情加重而增多,但斑点不扩大。轻病株能抽薹开花,但植株矮化,苔茎缩短,花果丛集,角果短小扭曲,似鸡爪状。 (2)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症状 苗期叶片产生明脉、花叶和皱缩,成株期表现植株矮化,茎和果轴缩短,角果畸形。苗期的明脉从叶片基部向叶尖发展,明脉附近褪绿,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且叶片皱缩、增厚、变脆。成株期植株矮化,分枝减少,角果畸形、数量少,每果种子数量减少或呈秕粒。 2.病原 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DC.)Speerf.sp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