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奇葩 和田地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路奇葩 和田地毯   和田,藏语的意思是“产玉石的地方”。说到和田玉,人尽皆知,和田玉以其无与伦比的品质奠定了数千年来中国玉料来源的统治地位。而和田地毯尽管遍布世界,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就远不如和田玉那样多。   当代著名诗人张志民这样写道:“天上,有多少片云彩,地上,就有多少块和田花毯”。这是对和田地毯的赞誉。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地毯,我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像和田达到妇孺皆晓、家家机杼、老少能织这样的程度。   地毯作为高原游牧民族发明的御寒物,至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典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的历史就有2000多年。和田地毯以其地缘之奇特、织工之精细、用料之考究、传播之广泛,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绚丽的浪花,成为东方地毯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和田保存并发展了地毯的传统制作工艺,使其一直保持着翘楚地位。为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光大,和田建立了地毯博物馆,成为国内首家专业博物馆,也成为来和田观光的人们必去的地方。      和田,中国地毯的摇篮   和田位居“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和田地毯的产生就是这个文明中介区域吸收东西方纺织技术,融汇当地特产、工艺的经典创新。“丝绸之路”商贸无限的空间为地毯行销亚欧大陆创造了条件,而和田地毯作为东方毛织品之精灵又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增添了亮丽色彩,成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经典史话。山普鲁古墓出土的彩色缂毛裤上“马人”形象的毛织物和鞍垫等反映的正是西来的文化和技术;尼雅遗址出土的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代表的精美丝毛织物表现的却是东方文明影响和生命力。所有这些汇聚和田文明精华的物证,既衬托了和田地毯的古老性,也完美诠释了中西文化交流意义深远的过程和伟大结果,成就了和田地毯作为世界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声誉。   地毯,自上古以来一直是西域著名物产。中国早期毛织品的考古发现大多在新疆。如哈密五堡、和田昆仑山流水与克里雅圆沙古城、尼雅、山普鲁、且末扎滚鲁克、若羌楼兰等地出土的大量毛织品表明,从商周到汉晋时期西域毛织品一直是东亚毛织物的代表。   而和田则是西域地毯的代表性产地。克里雅河下游圆沙古城周边墓葬出土精美的手编毛织品、方格纹毛织绮、兽头纹缂毛绦;尼雅遗址出土的花卉纹、几何纹?Y、花卉纹晕?缂毛织物、彩色龟甲纹和花卉纹地毯;山普鲁树叶纹鞍毯、蔓草纹刺绣靴面、麦草纹双面?Y靴面、条格纹提花毛绦裙、龙纹?Y织绦裙、人首马身纹裤等众多精美出土文物无不代表了当时毛织品东亚最高水准。   和田地毯采用立机织作,普遍采用手工拴结马蹄扣结扣法。用这种结扣法织成的地毯即使局部破损,也不会影响整块地毯的使用寿命。这种2000年前诞生于和田的地毯编织方法西传南亚、西亚等地得到广泛采用,并由伊朗进一步推广,被西方人误称为“伊朗结扣”。   古代和田在吸取和传播亚欧大陆东西方各地纺织技术精华,形成独具和田特色地毯织造技术之时,还利用昆仑山山水之滋养培育出适合地毯用毛的和田羊。这样品质优良、技术精湛的和田地毯作为西域重宝便行销亚欧各地。和田在全面带动古代中国地毯织造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古代东方优质地毯的代名词。   和田地毯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现代发展四个阶段。   《逸周书?禹贡》中记载,商代对“正西昆仑”(指以和田为代表的西域)的贡品要求是“以丹青、白旌、纰?Y、龙角、神龟为献”。纰?Y即毛织物,《说文》释为“西胡毛布也”。这表明距今3000多年前和田一带的西域地区已经能够织造精细毛纺织品,且是中原皇室渴求的珍稀贡品,印证其毛纺织技术工艺领先东亚。优良的毛织品,精湛的技术,以及地产大量羊毛等情况都说明作为基本生活用品的地毯已经开始了萌芽阶段。迄今所能看到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中国毛纺织技术的萌芽、形成、成熟与发展,主要是西域的贡献。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也是和田地毯的形成时期。秦汉以后,西域尤其是和田的毛布和毛毯产品在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都有很大发展。在吸收借鉴中原欧亚其他地区丝织、棉织技术的基础上毛纺织技术趋于成熟。这个时期地毯名为“?相?”、“氍毹”。?相?《说文》释为“从毛,声?系恰薄?“施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而上床也”。氍毹功用与?相?基本一致,汉代乐府诗有“请客北堂上,尘客毡氍毹”、“坐客毡氍毹,?相?五香木”记述。《三辅黄图》记载西汉长安城长乐、未央宫曾以氍毹“规地”款待贵宾。既是“规地”,必定是地毯无疑。这样的称呼一直沿用千年,唐代继续使用时又发明了“毯属”、“地衣”之说。   尼雅遗址出土的人兽葡萄纹?Y、蓝色四瓣花纹?Y和彩色地毯等出土文物表明,和田毛织技术又有了长足进步。纬重平组织和通经回纬的缂织法,以及毛毯裁绒织法均已出现。裁绒地毯已经使用马蹄形打结法,这是人类地毯编制方法的和田独有创新,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据此推断汉代和田地毯从原料选取、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