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广东会馆与近代传统建筑的变化与发展
摘要:天津广东会馆的建筑设计,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和装饰上,均有着重大的突破,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天津广东会馆建筑的构成,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强大生命力,也反映了设计者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依赖与崇敬。
关键词:广东会馆;传统建筑;文化与发展
Abstract:Tianjin, Guangdong Center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all have a major breakthrough, given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se are reasonable. The composition of Tianjin, Guangdong Center building, reflecting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lso reflected the designers rely on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verence.
Key words:Guangdong Center;traditional architecture;Culture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1-41(4)
作者简介:安宝聚天津广东会馆副馆长馆员
座落于天津南开区老城厢鼓楼东南的广东会馆,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国古典式会馆建筑,该会馆由旅津广东籍人士集资兴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完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由西方输入的建筑理念,形成了中国近代新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发展的新局面。当时留洋学习建筑的中国学生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带回中国,成为中国建筑转型初始期的基础。在这一时期,既有新城区、新建筑紧锣密鼓的快速转型,又有传统建筑的依然保持和完善,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史上承上启下、中西交汇、南北交融、新旧接替的重要时期。天津的广东会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诞生并且时至今日仍奕奕生辉的具有中国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1广东会馆继承中国岭南地区的建筑特点
1.1天津广东会馆的山门集中体现了岭南地区建筑形式的特点,其主要的外露材料为石材,如:石柱、石匾额、柱饰、石梁、石枋、石雀替、石狮、屋顶排水口(采用龙头、虎头石雕)等。屋顶用石木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多变,吸收了石材耐腐蚀、耐酸碱、不怕风雨侵袭和木材易加工的特点,特别是山门入口处屏风门的处理与广州陈家书院极为相似。
1.2岭南地区处地偏远,建筑受约束较少,创作自由,而广东会馆的正房、山门、东西厢房都为硬山顶,这一特点也同岭南地区相同。
1.3广东会馆内外廊采用月梁做法,这与北方建筑中极少使用月梁而多采用平直梁的特点所不同。其中广东会馆具有北方建筑中所没有的深浮雕类的雕凿,且只要有木雕就会有彩画。其月梁为同心圆形成的圆拱,月梁之间的间距和开间相同,并采用桁架式预制弯曲木条与顶部两棵小梁相结合,二者与月梁一同支撑着顶部的荷载,经百年而不变形。上述特点与现代建筑中的拱形结构异曲同工,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采用最小最少的受力材料,使结构处于无弯矩状态的合理轴线,最大限度地保持合理性且不变形,只是现代拱式结构形式变化更多,跨度更大而已。
1.4广东会馆建筑中多见的曲枋与北方建筑有所不同。北方建筑中多使用直枋并在直枋上彩画,而广东会馆建筑中的曲枋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刚度,还增加了整体稳定性和抗震的强度,并且有效地克服和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挠曲现象。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曲枋在人们常规视线可见的三个面中,都作了深刻的雕凿和彩绘,千姿百态,让观者流连忘返。
1.5广东会馆室内和走廊地面均采用自广东烧制的红色粘土方砖铺墁。
1.6高出地面350毫米的石柱础,按不同区域分类雕凿,其特点正是典型广东做法(北方的石柱础高约150毫米,且一般没有雕凿图形)。
1.7戏楼是广东会馆的精华所在,而戏台则更体现了我国南方建筑的精巧。戏台顶部直径6米的藻井,用数以千计的异形斗拱堆砌、勾联螺旋而上,形成高2米有余的鸡笼式藻井,它涂金漆绿,高贵辉煌,既拢音又扩音,把舞台上的演唱很好地传到剧场的各个角落而不失真,演员站在舞台上能够让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