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额尔齐斯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去的额尔齐斯河   在中国的西北端,有条汇集阿尔泰山西南坡之水、波涛汹涌向西北流去的大河,它就是著名的跨国河流――中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是鄂毕河的最大支流,它发源于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再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注入鄂毕河后流向北冰洋。额尔齐斯河在中国部分皆位于阿勒泰地区境内,在中国部分这段河流全长633公里,流域面积5.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最108亿立方米。符按水量计算,额尔齐斯河可列为新疆的第二大河。      曾经通航的中苏水道      额尔齐斯河水量丰富,河道开阔,干流在富蕴县河段以下宽达200米以上,有的河段宽度超过1000米。从清朝末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夏季常有俄国和前苏联的货轮沿额尔齐斯河逆流而上,抵达中国境内的布尔津。装货或卸货的船只然后从布尔津县城沿额尔齐斯河顺流而下,经162公里航程的水路在阿勒泰地区西部出境。如今在布尔津县城仍有从前的码头遗址,那是这段水道通航半个多世纪的见证。   上世纪50年代,经常驶入布尔津港的苏联轮船有30多艘,每艘载重在60~600吨之间。这些船的动力装置既有蒸汽机的,也有柴油机的,其中有条船名叫“聂维尔维叶里夫斯基海军上将号”比较有名。那时从境外运进的有汽油、柴油等,而运往境外的主要是矿石。为保证港口生产有效运行,港口货物装卸是严格按照计时定额的。装卸计时定额是:汽油每小时20吨,柴油每小时18吨,矿石每昼夜400吨,超额完成苏方给予奖励,完不成定额需交纳罚款。最繁忙时,港口人力不够,除了雇佣当地的群众外,布尔津县政府也全员抽调来参加突击装卸。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额尔齐斯河的水运对中苏两国都非常重要。   阿勒泰地区地处边疆,在历史上战乱较多,向来是人烟稀少之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是有边无防。而在当时的背景下,额尔齐斯河如同敞开的大门,在中国境内水道上来往的大都是外国船只。随着国家的强大和经济的振兴,这条已经许多年无船只通行的河流,其所曾有过的通航历史不应被忘记,它所具有的通航价值应该重新受到重视。据有关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末,阿勒泰地区曾在布尔津以上至锡伯渡之间试航,在额尔齐斯河上开辟新航程198公里。也许有一天,后人会把前人的梦想变为现实,让额尔齐斯河再次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壮美。      人杰地灵的风土      历史上从布尔津装船外运的那些矿石,出自额尔齐斯河源头附近的可可托海。1935年,苏联专家来可可托海开采稀有金属矿藏,从此这里出现一个名叫可可托海的矿山小城。这里因出产绿柱石、锂辉石、钽铌铁矿而闻名天下。早期的矿产品先是被汽车运至300多公里外的布尔津,再从那里经额尔齐斯河船运苏联境内。正因为如此,这座小城从前还建有主要服务于可可托海矿务局的民用机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可可托海三号矿脉中开采出的铍、锂、铯等稀有金属,不仅为国家偿还了40%的前苏联外债,而且也为助推我国“两弹一星”腾空作出了贡献。   额尔齐斯河的上源有三支,皆发源于可可托海以东的阿尔泰山脉分水岭上。三支源流汇合后流经可可托海向西流去。2008年7月,可可托海及其周围地区被开辟为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典型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加上独特的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和富蕴大地震遗迹,使此地丰富多样的旅游价值与科考价值大幅提升。地质公园分为可可托海主景区和卡拉先格尔景区两大区域,总面积达788平方公里。可可托海主景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风雨侵蚀和流水切割,形成许多深沟峡谷,成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石、温泉等奇观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区。可可托海有丰富的矿产,有奇美的山水,这与从前异常活跃的地震活动是分不开的。1931年8月11日凌晨,可可托海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长达176公里的断层破裂带,卡拉先格尔景区即位于这一断层破裂带上。地震断裂带的长期活动形成了宽阔的断陷盆地和湖泊洼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成为后来人们聚居繁衍的乐园。观赏可可托海油画般的地质和自然美景,旅人们对额尔齐斯河的慷慨馈赠,不由心生崇敬和赞美。   额尔齐斯河在富蕴县城附近流出了崇山峻岭,水势变缓,河道向右90。大转弯,由向西南流转为向西北流。在流至富蕴县城以下100多公里处,是历史上有锡伯族军民在此渡河而得名“锡伯渡”的渡口。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六月间,被征调前往伊犁地区屯垦戍边的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家属,翻越阿尔泰山的乌尔莫盖提达坂后抵达额尔齐斯河北岸。当时正值额尔齐斯河汛期,因水大浪急无法渡河,这一行人马被挡住了。眼见所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而且人马已经十分疲惫,他们遂决定在此做短暂停留。那时额尔齐斯河一带有大量野兽出没,河中又有北冰洋逆水而上的鱼群,这让善于射猎和捕鱼的锡伯族军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惬意轻松的夏天。在他们拔营渡河继续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