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仙女神殿卓玛拉康
18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吉隆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了我的西藏考古之行,吉隆的山山水水和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我许多珍贵的记忆。2008年9月,时隔多年我再次重返吉隆进行考察,江山依旧,却是旧貌新颜。
吉隆在藏语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她的得名,据说是源起于公元8世纪后期,当时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了在西藏弘扬佛法,从印度迎请了著名高僧莲花生大师进藏,蓬花生大师进藏的路线,采取了从天竺北部尼婆罗至吐蕃的古道,而吉隆就正好处在这条古道的要冲之地。当莲花生大师行至吉隆村时,曾在此住宿,当他眼见吉隆山青水秀、风景明媚,便已经心生欢喜,又见到溪谷中的河水清澈如镜,溪底的石头光润如玉,更是满心赞叹,于是在临行之前,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他心中无限赞美之情。此后,吉隆之名流传至今,在清代以来的汉地文献中,也记载为“济咙”、“济隆”、“吉仲”等不同的名称。
18年前的吉隆县城还是一个几乎全部由土坯砖和铁皮屋顶盖成的房屋组成的边地小镇,越过马拉山口向下俯瞰,在阳光的照耀下城内屋顶的一片白铁皮子闪闪发光,和当时西藏各地的县城景观没什么两样。今天的吉隆县城除了城边上的古城堡贡塘王城依然矗立,还提醒着我已经身处故地吉隆之外,城内已经是高楼林立五光十色。四川人开的“成都饭馆”、西北人开的“兰州拉面”,沿着街道的两旁一字排开,通往日喀则、拉萨等地的班车每周三四趟往返于县城,年轻人喜欢的卡拉OK厅已有了好几家。而最令我惊喜的是,县城的小店里新鲜的蔬菜瓜果也摆满了堂前,须知当年吉隆县委和政府为了欢迎我们这支来自拉萨的自治区文物普查队,主人竭诚设宴,摆得上桌面的也只能是几个从驻军买来的罐头。
沿着吉隆县城内的小街小巷细细追寻,如果没有县民宗局长扎西陪同,我肯定已经无法找到深藏在吉隆心脏处的卓玛拉康这座让我魂牵梦绕了18年的古老殿堂了。还是那扇小小的殿门,还是那堵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寺墙,当曲的寺一位年轻僧人为我打开殿门,我轻轻地走进殿内时,眼前的一切让我再次回到了18年前所见到的神奇景象。
卓玛拉康,意即“仙女神殿”,她坐落在吉隆县城南面,与著名古寺曲的寺一墙相隔,也位于同样著名的下部阿里古王城――贡塘王城遗址的中部,原来很有可能是贡塘王城内的一座殿堂。现存的建筑物坐北朝南,进深25米,面阔8米,殿内的实际面积才仅仅不过两百多平方米。但是,这座小小的神殿体量虽小,却布局完整,她和其他西藏古寺一样,同样具有门庭、中庭和后殿3个主要部分,门庭的门道辟于殿堂南面,宽度2米,有两根门柱,但和其他寺院的门庭相比最为奇特的不同之处,是在门庭内放置了石条凿就的大水缸一口,当年我们曾经在考古调查中详细询问过这口水缸的来历,当地流传的说法是为了抵御外来的入侵者,寺内的僧众专门用来贮水之物。至于谁是入侵者,则有突厥人、准噶尔人和廓尔喀人等不同的说法。
从这些看似云遮雾绕的传说当中,可以折射出的一个历史事实是:吉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是藏地的边关重镇,与外来文化和外来文明之间曾经有过密切的接触与交流。从吉隆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位于中尼边境线上,历史上的吐蕃王国、阿里古格王国与外界的交流都曾经利用了这条便捷的通道和关隘,所以这些传说的背后,应当隐藏着许多真实的历史记忆。
步入殿堂,最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是殿堂内的木雕。在中庭的庭院檐柱四周以及后殿的门樘和梁柱上面,都雕刻着许多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的图案。中庭中心四柱的替木上面,雕刻有一周护法狮子,狮子的造型和拉萨大昭寺中心一层中心殿堂内的木狮十分相似,都是龇牙咧嘴,鬃毛倒竖,四肢卷伏,动感十足。如果细细观察,还能发现这些狮子有雄、雌之分,雄性狮子身下有雕出的雄器,更显威猛雄浑。
中庭庭院的檐柱顶端穿插以月梁,似乎是当时的艺术家们有意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在月梁上雕刻出的木雕满是流畅而富于变化的卷草和莲花纹样。这些舒展漫卷的植物纹饰和威猛狰狞的狮子形象从不同的视角,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佛国世界的安适恬静与尊严庄重。檐柱下面承接木柱,在柱头上的十字形替木、下层的垫木上面,也雕饰着如意云头和圆形的联珠纹样,木雕的佛教“八宝”图案上面还遍施彩绘或者勾填以金粉,现在虽然已经斑驳脱落,仍然可以透出往昔的富贵和堂皇。
在木梁架的阑额和普柏枋之上,艺术家们用卷草纹样分出两层空间,在其中安置了数尊小佛像,这些小佛像的衣饰、姿态都各不相同,纹饰繁缛而细腻,体现出刻工们精湛的技艺。和这些生动的造型可以相互媲美的人物形象还雕刻在殿内木柱的斗部,木斗下方的斜杀处都雕出两重仰莲,莲瓣丰硕而肥大,每个栌斗的中央雕出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的是腰挂大刀的武士,他们身穿对襟长袍,系以腰带,头上戴有兜鍪,细心的刻工甚至还刻划出向上翻起的护耳,这种武士形象明显不同于卫藏其他地区,带有浓厚的北方草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