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罗浮养生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仙山罗浮养生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为葛洪,罗浮山就不是一般的山了,它是与神仙相提并论的山。葛洪在这里修道、炼丹、成仙,让罗浮山沾上了仙气,成为仙山。当然,也许是罗浮山的仙气成就了葛洪呢。千百年后的今天,广东人说起它,仍引为自豪。即使不是广东本地人,懂养生的,也都向往着罗浮山。      到罗浮山,如果你只有十分钟上罗浮山,哪里都不去,也一定要去冲虚观看看。因为它是这座山的魂之所在,葛洪从凡人到神仙,就是在这里蜕化变质的。   冲虚观是个千年老观,最早是由晋代的葛洪创建,至今有1600多年历史了。如此年代久远的老观,在国内的道观中是比较少见的。   葛洪天生也是读书的料,据说小时候的葛洪没有书,就到处向别人借书读,无钱买笔墨,就拿木炭在地上练写字。从16岁读儒家的“孝经”、“论语”等书开始,到后来的史书、杂文,无一不读,最后竟然还学起了道学中的“望气”、“卜卦”,一介儒生开始往神仙道家上靠拢。   葛洪后来做官,一边做官一边钻研道家的神仙导养之术,同时也写了很多书。有人说他的著作比班固和司马迁的著作还多。但是由于历史较长,时局动乱,葛洪的著作多有失散。他最著名的著作是《抱朴子》,是道家里程碑式的著作。   抱朴也是葛洪的自号, “抱朴”,抱住朴素,行道归朴,返朴归真的意思,他应该算是做到了。   到了晚年,葛洪辞了官,带着老婆鲍姑来到罗浮山中,每日主要工作是炼丹与医术,搞科学研究,最后在罗浮山羽化成仙。   冲虚观就是葛洪修炼得道的地方。道观经过一代代人的营建和翻修,现在观内香火依然旺盛。在正殿供奉道教的元始天尊等道教始祖,每个塑像前均有道家修行者上的香,从供品和烟火上可以看出,上供者一点也不比佛门的少。   不可想象当年的葛洪是如何炼丹的。一个人烟熏火燎,为着一种想象,一种听说过没见过的长生不老药,穷毕生精力在做着各种化学实验,怪不得西方人把葛洪与浮士德相提并论呢,全是炼丹一族,人类早年了不起的化学家和哲学家。   葛洪在炼丹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化学实验,如水银,红铜的提纯,制造成外表像黄金、白银的几种合金,还找到一种可以溶解黄金的物质。据说欧洲一直到十八世纪才知道如何溶解黄金。   葛洪是道教丹鼎派最重要的倡导人之一,他开创了中医药中矿石入药的先河。中国教科书上一般把葛洪定位为思想家和医药学家,其实他更该是个伟大的科学家。   据说,最终葛洪还是炼成了仙丹,服食后飘然成仙。这事无法考证,但是葛洪对道家养生的研究非常透彻。经络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了论述,而葛洪把经络的循行以绘图形式表现出来,使得经络由抽象的论述,变成直观的图画,这是葛洪的成就。   山路边有不少参天古树,三五百年的古树不绝于目,犹入森林,奇花异草遍山,山泉叮咚,瀑布如帘,修仙炼道的地方就应该这样的。   走不远就是“蝴蝶洞”,听名字应该与蝴蝶有关,或是能看见大群的蝴蝶。钻进去看,洞内宽约二米,高也有二米左右,曲曲折折,灯光虽暗,却增加几分神秘感。有人到处找蝴蝶不得,很困惑。问导游何谓蝴蝶洞?导游说:葛洪炼丹服后仙逝,罗浮百姓前来送行,只见葛洪遗留下的道袍顿时化为碎片,变幻成数不清的彩蝶盘旋起舞,后聚于此云峰山岩,成为“蝴蝶洞天”。后来此洞便常常飞出五彩大蝴蝶,于是人们叫它蝴蝶洞。一听这就是神话,但是倒也有趣。   罗浮山很多地方都有典故和传说,而这些典故又都与不同的神仙有关。冲虚观附近的东坡亭,据说是为苏东坡而建。当年苏东坡被贬官至岭南,在惠州居住三年,罗浮山属惠州地界。苏东坡多次来罗浮山游览,他喜欢这里的美丽风光与钟灵秀气,便在此搭山房居住,每天游山观水,采药赋诗,所以罗浮山处处留有他的足迹,也留下不少传说。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就是苏东坡游罗浮山时所吟的一首诗。上中学时就知道了这首诗,但不知道这诗和罗浮山的关系。   实际上,苏东坡在罗浮山中也做了不少好事,他曾教村民建造水碓磨,传播中原农业生产技术。他虽然风流成性,但是给当地人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人们还是喜欢他的。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与广东人聊天,说起广东的旅游资源,他们基本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浮山。过去岭南与中原交流不多,历史上中原的文人很少来里。但罗浮山是例外,很多文人来到广东,似乎是专门要来罗浮山的。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杨万里、刘禹锡、朱熹、屈大均等等。明朝才子祝枝山曾来此游,写诗记述白莲池之白莲;宋朝理学大师周敦颐也曾来此游赏,整日卧池边不忍去。   美好的自然环境能激发文学激情,罗浮山就是这样的地方。因为文人的参与,让罗浮山还多了层文化色彩。这些文化人心中大概也隐约有对仙道的向往吧。   宋代的时候,广东有几个市场非常有名:药市、花市、珍珠市、沉香市四个市场,其中药市就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