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足山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鸡足山印象    早就有去小鸡足山一睹它神奇风姿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65377;去过的朋友常常对我鼓吹“很值得一去”#65377;一句简单的蛊惑,就老是吊着我的胃口#65377;    小鸡足山位于巍山县西南群山之中,据旧蒙化志书记载:“由龙潭大顶而西,奔腾数十里,一峰矗立云霄,为西路众山之祖#65377;其山极高,顶上建有迦叶阁,每年正月,乡人于此观日出”#65377;乘车从县城出发,西去翻过山岭,便可以看见它的风姿,它高峻陡峭,在群山中确实给人“出人头地”的感觉#65377;它气象巍峨,云雾缭绕,令人神往#65377;无怪乎当地的乡民要常对外地人说一句:“瞧,那就是小鸡足山!”    一年前我下乡,地点正好在小鸡足山附近#65377;听说我没去过,当地工作的朋友就邀约我抽空去登临一次#65377;我欣然答应了,因为这可以了却我一份多年的心愿#65377;于是我们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出发了#65377;    我们先乘了一段车,下车后开始从一个山口步行#65377;踏入山间小道,便是崎岖的山路#65377;我们穿越了原始森林,走过了开阔的林中空地,也爬过了陡峭的山岩#65377;一路上,领略了起伏的松涛声,饮过了汩汩流淌的山泉#65377;小鸟在林中啁啾,百花引来蜜蜂飞蝶#65377;两个钟头的时间不知不觉就从我们身旁溜了过去,眼前突然展现的是一片开阔的漫坡大草坪#65377;站在草坪上仰望,山顶的寺宇已经在丛林中隐约可见了#65377;    我回想起了第一次走近它时的情形#65377;那是一九九三年夏初,当时,因为我们要到一个村子下乡,从小鸡足山脚下经过,也就在这个地方,也是那么近地见到了山顶的屋宇,看上去,给人“云中一点鲍山青”的感觉,只可惜要赶路,无暇留连,只好几次回首,怀着依恋的心情,像辞别故人似的离它而去#65377;那时,我就寻思:以后是一定要找个机会了却心愿的#65377;如今,我就停足在它的面前,可以从容地欣赏它那神奇迷人的风姿了#65377;    在我们右侧上方,长着一片浓密的磨菇状的阔叶树林,从林中向着缓坡,铺下一片绒绒的绿草地,像块绿地毯似的#65377;树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偶有一二株离群索居,也使人感觉别致,整个儿俨然是一幅天然的西洋古典风景画#65377;如在盛夏时节,晴空万里,相邀上几个朋友,置酒于身旁,躲在伞盖覆荫之中,闲话赋诗,以酒相伴,不也是十分浪漫的么?    正当我在遐想,朋友却催我登山#65377;从山脚到山头看似不远,真正走起来,却花了我们半个多钟头#65377;上山的小路隐在丛林里,盘旋而上#65377;路两旁的枝丫已经伸到了路的中间,常常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于是,我们不得不用双手掰开枝叶才能前行#65377;地面上铺满了落叶,厚厚的,十分阴湿#65377;有的地方还有厚厚的一层苔藓,一不留神便有滑倒的可能,可见这里是阳光极少照到的#65377;走完浓密的树林,山门也就呈现在了眼前#65377;    山门不算恢宏,且有些残败,这却又可以证明它的年代的久远#65377;进入山门是一块狭长的平地,已经簇拥着上百的人群,一打听,才知道那天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庙会#65377;人群里传出阵阵芦笙相伴的打歌声,攒动的人头缝中晃动着身穿鲜艳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的身影,说是在进行苗族和彝族的打歌比赛#65377;我们没有多逗留便绕过人群进入正殿的院落去了#65377;院子里也有不少人,大都是朝山的香客#65377;本以为正殿也一样破败,却不料是在原地上重建的全新的殿宇,紫色的釉瓦,雪白的粉墙,中间塑着高大的神像#65377;正殿两侧的厢房是旧房,但也修葺一新#65377;庭中有几株紫薇花树和圆柏#65377;紫薇花没有开放,要到阴历六月底火把节时才开,故民间称作火把花,而我们去时才五月间,花尚未打苞#65377;这环境在平时倒是个幽静的去处,可今天这庙会,鼎沸的人声,缭绕的烟雾,加上喧响的铙钹鼓乐,伴之以高昂的诵经声,使得本是庄严宁静的圣地变得十分嘈杂#65377;我们无心于举行的佛事,便走出侧门,向最后山顶登去#65377;    顺着通山顶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到达又一座楼阁,阁很小,两层,大约便是旧志上记载的迦叶阁了,但我们没有进去,而是绕向山顶一座像烽火台的建筑,所谓乡人观日出的地方#65377;    终于站在了高台上,自然是一览无余了#65377;波浪起伏的山峦呈现在我们脚下,层叠远去,最后消失在天边,变成齿形的一线#65377;那条盘山的公路变成了一条长带,缠在山腰,躺在河谷#65377;我们曾经走过的那些村村寨寨,像是一些碎石堆,东一处,西一群,显得那么渺小,再远一些,已看不分明,只是一些薄影#65377;昔人题五印山诗云:“尘念到兹俱欲寂,定中惟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