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燕戏之乡过百年前的春节
柏峪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2公里。该村上衔黄草梁,下接爨底下,村北有梅花岭和仙女湖,从仙女湖沿京西古道可达天津关和凤凰崖,凤凰崖畔便是由象鼻山、京西第一柱、石门和腊子口组成的象鼻山景区,该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内还有摩崖石刻、古砖窑遗址、二道城子遗址以及令公庙、老爷庙、五道庙,日本炮楼遗迹等人文景观。
柏峪被称为古戏之乡,从明清时期口耳相传下来的燕歌戏,村民们无论岁数大小都可唱上几句,除古戏外,柏峪的婚俗、写对联、贴窗花、求雨等风俗也会在过年展示。在柏峪,吃着野味丸子、南味扣肉等家常小炒,看着村民演绎的乡间风俗,别有一番风味。
动心了吧?还等什么,和村民一起过个传统十足的年吧,不仅能饱口福,还可饱耳福哦。
春节从年三十过到二月二
每年腊月二十四,凡是有门的地方都会被柏峪的村民们贴上村里老者写的对联,而且还要在窗户上贴上花卉、走兽图案的窗花,取辞旧迎新、新年吉祥之意。而在三十大清早,所有村民都会跟随两个属龙的小孩(他们一个背黑龙,一个背白龙)从村口的一线天洞窟古庙出发,攀上黄草梁,到天津关的神泉取水,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有村民福寿安康。
这每年年根取水的风俗已在柏峪古镇里流传了数百年。据说天津关有一股泉水,水量不大但终年流淌,村民们都说是这泉水治拉肚子,因此便把它当成了村里祸福的根源。传说龙母有一白一黑两个儿子,分别守护着京西两条水脉,母子常年不得相见。因此,大年三十,村民就会让两个属龙的小孩装扮成黑龙、白龙的模样,到龙母的住所――天津关神泉与她相见,龙母能与孩子相聚自然非常欣喜,便会保佑柏峪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神话传说不可信,但村民取水的路线却着实令人心仪。除了山峻树美的黄草梁外,古道摩崖石刻、天津关都能让人流连忘返。柏峪是爨底下到黄草梁和天津关的二道城子两条古道的交会处,被村民称作三叉口。在三叉口两侧的山壁上有很多古道摩崖石刻,其中以古道重修摩崖石刻最为著名。穿过石刻群上行便是天津关,现在关口遗址上存有一段兵寨围墙、一方残碑和一个旗杆座,而遗址北面的校场和炮台保存完好。
更为难得的是,站在天津关遗址上可以将有喀斯地貌的象鼻山景区尽收眼底。
柏峪在天津关脚下,自古便是军事重镇。村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年蒙古骑兵从黄草梁、天津关直下沿河城。在抗战时期,这里还是八路军与日寇争夺的要地。由于战争,柏峪的许多古民居和文物古迹都毁了。
虽然战火毁了村里的建筑,村里也没有了军户,但是柏峪仍然保持着富有军事色彩的风俗。村民们按照旧历,在村里的十字路口放置了像征雄关险隘的石狮子,还集资重修了关帝庙。柏峪的关帝庙十分讲究,有正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吊大脊,灰筒瓦覆顶,檐头带色头滴水,垂脊还配有小兽头。殿内供三尊神像,中间关羽、左为关平、右为周仓,脊瓜柱上饰抬梁云,四壁均有三国故事彩绘,梁上还雕有一条完整的巨龙。每年正月初三,村民们都会摆上供品,焚香祭拜这位忠义战神。
“正月初三戏开头,一直唱到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家里吃的是压??,看着草青才罢休。”柏峪自古便是古戏之乡,村民表演的燕歌戏叫得响整个斋堂川,而且不只在正月里演出,三月三娘娘送子、四月二十八祭药王、六月十三龙诞生等大小节日柏峪戏班都会上演应节戏。
由于戏出名所以柏峪戏台也很出名。柏峪戏台在关帝庙对面,是村民们出小米、木材、石头举全村之力建起来的。这座戏台前后数间,形制讲究。与考究的戏台一样,柏峪村戏班也十分严谨,班主,大了儿(场记)、掌板(乐队负责人)、掌箱(剧务)、挑灯(台上干杂事的人)一应俱全。现在村里的戏台已经荒废多时,重新组织起来的戏班搬进了村礼堂表演,演员也换了新人,但村里人的戏瘾仍不减当年。
如此过年,味道如何?如此过年,你心动么?
斋堂镇有丰富的古村旅游资源,既然来了,就不应该错过所有的精彩。
下一目标:爨底下村。最大的特色是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整个村庄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在我国属于首次发现。
下一目标:灵水村。斋堂镇西北部,距109国道4公里。灵水村和爨底下村一样都是明清古村,最兴旺时期也在明清两代,只是爨底下村的古建多,而灵水村33名举人、两名进士的历史让它赢得了举人村的雅号。
下一目标:双龙峡石瀑。斋堂镇火村双龙峡景区。沿着山涧溪水前行,山里的空气清新湿润,张开嘴巴深呼吸,一股透彻心脾的冰凉直通全身,人顿时精神不少,脚步也轻快许多。很快你就会看见在大小不一的冰瀑,挂在光滑的岩石上,又在落下的同时平铺、延伸成一块又大又白的地毯。当然了,如果天气不帮你,有点热的话,这一目标就只得放弃了,不过看看流动的瀑布是一件美事。
西斋堂的山梆子:山梆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