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CT检查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谈CT检查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李忠义
长治市公安局,山西长治 046000
【摘 要】在法医检案实践中,经常遇见眼部损伤或头面部外伤后眼损伤、眼眶骨折的案例,需要对损伤程度、形成原因、外力的关联度进行鉴定,为司法活动提供客观、公正、科学的证据。由于眼眶内诸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CT检查对早期眼眶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拟通过CT影像检查对眼眶损伤进行鉴定分析。
【关键词】眼损伤法医学鉴定CT应用
眼眶损伤后可以发生眼球异物、晶状体破裂、眼球破裂、眼眶骨折等。眼眶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与颅面其他骨折联合发生。眶底和眶内壁骨质非常薄,是骨折最常伤及的部位。单纯性骨折主要为拳击伤或摔伤,系外力直接作用形成,而大多数非单纯性眼眶骨折多在交通事故中形成。
常规眼眶CT扫描分为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利用薄层扫描可显示ge;0.6mm的金属异物,铝、玻璃和其他物体需ge;1.5mm以上,木质由于其CT值与脂肪接近,难以分辨。晶状体破裂后失去正常双凸透镜形态,边界欠清晰,受损后CT值较健侧低10Hu以上,可诊断外伤性白内障;眼球破裂后,形态变扁,体积变小,严重者球内结构消失,出现混杂密度结构,各直肌及视神经可见断裂、增粗、扭曲等。
CT检查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眼眶骨折CT征象的直接征象为眼眶骨壁结构连续性中断,多发生在较薄弱的下壁、内侧壁及视神经管的内侧壁,粉碎性表现为眼眶骨壁多处断裂、错位;间接征象表现为眼眶骨折引起的眼眶内外软组织损伤改变等,即眼眶肿胀、框内出血、积气、肌肉增粗等。MRI检查一般不能显示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只是一些骨折后继发征象,如窦腔积血等。
CT检查如何区分急性骨折还是陈旧性骨折:判定急性骨折最有效、最准确的CT征象是受损眼眶同侧眼睑出现挫伤,框内积气、积血、眼球损伤,包括晶状体脱位、眼球破裂、玻璃体内出血等,骨折同时伴有以上CT征象时,可以确诊急性骨折。否则如无以上几种征象,而仅显示窦腔积液、框内肌肉增粗等,不能作为判断急性骨折的依据。窦腔积液CT值在50Hu以上的,可认定急性骨折,CT值在40Hu以下的,建议做MRI明确积液还是出血。
CT检查在损伤后遗症方面的应用:骨折后所引起的后遗症之一就是眼球塌陷,利用CT检查可评价眼球塌陷的程度。评价单侧眼球塌陷时可以把健侧作为参照物来进行比对测量,如果是双侧眼眶骨折,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判断。a、如眼眶内各直肌无扭曲、移位,则不能判定;b、正常人两眼球突出于两颧突之间连线距离的多少,大多数正常人眼球的1/3位于此线之后。如超出则视为塌陷。
由于眶尖、颅底部及蝶骨大翼等部位骨折的同时,常引起Ⅱ—Ⅳ对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的损伤,临床上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常规眼眶CT检查不能显示骨折,但有临床症状出现,应建议伤者做颅底薄层扫描或眼眶薄层冠状扫描。
CT检查中需注意的几点: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二者各有优、缺点,眼眶内、外侧壁骨折显示以横断面显示为佳,而上、下壁眼眶骨折则以冠状面扫描为首选,选择方法不当可能引起漏诊,在法医实践中应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才能避免漏诊;其次在CT检查有异议时,要结合平片、MRI等多种方法,互相印证;第三要注意鉴别假片。一些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利用他人异常的CT来假冒自己的片子,在受理有关CT资料时,除做好登记外,还应该注意CT片上的CT号、姓名、性别、年龄是否与CT诊断报告相同,CT扫描时间是否与原始病历记载的受伤时间一致,必要时,鉴定人员应陪同当事人再做一次CT检查,从中找出几次CT片显示征象的关联性,判断是否有造假情况,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鉴定报告。第四要了解案情:向病人或其他目击者了解致伤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是否存在伤后昏迷史等。
参考文献
[1]依伟力等.法医活体损伤鉴定CT诊断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3]闵建雄.法医损伤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4]严吉来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高质量保证的相关因素探讨[期刊论文]-中外医疗2009(35).
[5] Katayama HA;Kozakat Adverse reactions to ionic and nonionic contrast media: areport from the japanese committec on the safety of contrast media 1990(08).
[作者简介]李忠义(1964-),男,山西长治市人,副主任法医师,学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