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浪中成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流浪中成长      刚开始看《转山:边境流浪者》,有点看不下去:“你”带着太多原来环境中个人的成见,与所到之处总有一种隔膜,游离于环境之外;作者似乎也处于一种旁观的状态,远远地看着发生的一切――这与一般的游记毫无二致。而到了后面,“你”渐渐抛却一己之见,全心投入旅行,完全融入环境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感动;此时的作者似乎完全爆发,用简单质朴的文字传递出撼动人心的真诚和激情。   《转山》这个书名容易让人联想到西藏的宗教仪式,与内容不是十分贴合,想换一个更贴切的书名。《单车走滇藏》?不好,偏于表面化,不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青春就要去流浪》?《铁马高原》?《非勇敢旅行》……绞尽脑汁之后,又回到了起点――《转山》:“你”的这次旅程虽不是真正围着神山绕走的转山,但有着和转山一样的虔诚和磨难,是一次“精神转山”。   选择纸张时,左右为难。在可接受的价格内,思来想去,最终舍弃了纸质不甚令人满意的大开本,而选择了现在的开本。书出来后,开本有点小,懊悔不已:如果当初再在纸张上多花点心思,也许就可以避免自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状况,让书以更完美的形式呈现。   原版封面是一位风雪中朝圣者的正面,很直白,但似乎少了一点回味。换了一位朝圣者在布达拉宫前的背影,缁衣与银装的布达拉宫映衬,头上几丝白发――这个背影既孤单又坚定,既沧桑又虔诚……在雄伟的布达拉宫前,这个背影却很高大,它传递出无数信息,激发更多想象,这与转山或流浪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正契合。朝圣者正面的图片则用在了封底,非常感谢设计这样的巧心安排。   原版书中有很多台湾知名人士的推荐,考虑到这些人在大陆读者中的认知度不是很高,只保留了与本书关系密切且有较高知名度的林怀民的推荐和蒋?斓男颉A硗猓?我们还请梁文道和于丹先看书稿,他们都很喜欢,并热情地向读者推荐。梁文道说:《转山》是一本可以召唤整代人书。   《转山》是谢旺霖的第一本书,却影响巨大,甚至在台湾带动了一股单车风潮。他一举成名,却纯真依旧。他很认真,写作时认真,生活中也认真。完成政治与法律双学士后,他毅然转往文学的道路。因为“走法律那条路,不仅辛苦,还会痛苦。走文学这条路,是我自己喜欢的,虽然辛苦,但最起码没有痛苦”。忽然明白了为何前后文字会有差异:刚开始流浪时,他还无法“忘掉自己”,所以“你”与环境隔膜是当时真实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他渐渐彻底忘却过去,融入当下,“你”与流浪彻底融为一体,流浪带来的苦痛和快乐也更加痛彻心扉。   谢旺霖很真诚。写作时真诚,生活中也真诚。他说,在波密食物中毒时上吐下泻,秽物横流,是他很羞耻的事。但他却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且在新书分享会上当众讲述。这种坦诚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至少我做不到。他也从来不讳言自己出发前“怕得要死”,路途中几次大哭,也许正是这份“难得的坦白,不虚矫,不滥情”,打动了万千读者。   《转山》让我重新发现了文字的力量:直入人心,触动灵魂。简单的事情,谢旺霖却可以挖掘出人性的弱点和可贵。   “心情纠结许久,你拒绝了。一个超乎自己预期之外的决定。或许是这位司机好心的提问,激起了你一些气力与坚持,让你想在这恶劣的环境多磨砺一会儿。他显露出担心的神色说:‘放心,不收钱的。’你咬着牙摇摇头,隐约有些被他说服的心动,但你故意在这司机面前忍痛跳上单车坐椅,对他打个OK的手势。最后,你看着车在风雪中驶离,多少还是残余着些微的懊悔。”   这样的情形也许每个人都会遇到:期待很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自己却拒绝了,继续在自己想摆脱的状态中坚持,而最终失去这个机会时,心里又会有一丝懊悔。谢旺霖用细腻的笔触把这种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林怀民说“《转山》宣告一位杰出作家的诞生”,一点不为过。    在编辑过程中,经常会蹦出不曾听过见过的词,似通非通,一一向谢旺霖求证。   “秋天的芒草向水源头处试探,传递着信语。”――“信是指消息,使者的意思,我把信这名词当形容词用了。”   “吐过的你,身体倒是醒眼,舒畅些了。”――“醒眼指当时我从视线模糊开始转为清晰。”   ……   是作者的特殊用法,当然保留,却没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失误。有一天同事问我:“醒眼是什么意思?”才醒觉:应该没有把这些注释加在书里!只能以后亡羊补牢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加钦佩谢旺霖的勇气和《转山》的真诚:即使是这么一篇小小的手记,我也很难做到全面真实,只能呈现其中一二。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