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 记忆重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化寺 记忆重生   这个夏天对于我来说丢失了太多的回忆,先是崇文门菜市场和北京游乐园,然后干脆是崇文区和宣武区也成了历史。崇文门菜市场有小时候打北冰洋汽水回家的甜蜜,北京游乐园里有第一次坐观览车的兴奋,而崇文区和宣武区代表了我心中无法割舍的南城。所以当崇文门菜市场被搬到高楼大厦里。当北京游乐园变成房地产项目时,我不知道那时候的南城还是不是以前的南城。于是崇文门和宣武门失去“身体”又失去“身份”的时候,我明白记忆失去载体的时候记忆也将会慢慢消失。      早有耳闻那座五百年前风光显赫、建国之后成了首批“国保单位”的智化寺,只是与深居胡同的它无缘相见,直到5月某一天的清晨,我偶然走过朝阳门与建国门之间的禄米仓胡同。那天的阳光很好,已经有了夏天的热度。估计是平时我太少走在清晨的胡同里,清晨的阳光让我和胡同都变得很有活力。本来只是贪恋早点摊上久未尝过的糖油饼和豆腐脑,结果一回身就看到了夹在灰色民房中的红墙黑瓦。   说起来北京的文保单位实在太多,走在大街小巷难免遇到一个两个,可挂着国保单位牌子的那就少之又少了,印象中不是超级有名也是金碧辉煌的。智化寺位列首批国保单位的名单之中,而且与其同时入选上的也只有故宫、天坛和颐和园这三位“大牌”,据说这是周总理亲自关照的。为什么?智化寺本来是明朝太监――王振的家庙。山门殿墙上那幅简单线条勾勒出细眼弯眉的人物石刻画像足以说明他的形象。不过这位英宗皇帝也要尊称一句“先生”的太监,真是深受皇帝关照。即使成了土木之变的罪人,依然没耽误智化寺的修建工程,并不停扩大规模,直到成了现今京城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庙宇。从山门、钟鼓楼,到智化殿、如来殿,所有殿堂全都铺着黑色的琉璃瓦顶,在京城的寺庙中只此一家。   与其说是参观,不如说散步来的贴切。院子里安静地让我怀疑二环路是不是就在几百米之外,那些显得有些漫不经心的客人估计是偶然路过才进来的。殿外华丽鲜艳的彩绘与殿内几乎呈现出原木色的反差诉说了智化寺辉煌、衰败到重生的经历。刚刚还在赞叹藏殿内转轮藏的精美异常,再看到空空的大智殿才意识到其实智化寺已经失去了太多。站在智化殿的佛像前抬头仰望,殿顶整齐的暗绿木方格中藻井的位置却被一张平面的喷绘图案所替代。光是看着喷绘的图案根本想象不到藻井的华丽,只能从文字的介绍中揣摩了。藻井每格之边缘饰有卷云、莲瓣、供科,空当内置“八宝”。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环雕八条游龙,中央圆心一条团龙,蟠绕垂首,俯视向下。如果这样还想象不到,那要说比故宫南熏殿的藻井还要大、还要美就应该可以理解了吧。不过上世纪30年代是智化寺悲惨的年代,寺庙破败不堪也就算了,寺内住持和弟子却做起了卖物租屋的营生,许多古松柏都成了杠房做棺材的材料,更何况可以称的上是明代建筑木雕的极品的这两块藻井了。住在智化寺旁的洋买办纪三爷,联系了当时在哈佛燕京学社供职的美国人劳伦斯?西克曼,将智化殿和如来殿的藻井倒卖了出去。如今要想一睹期真容还要漂洋过海跑到美国的费城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博物馆才行了。好在殿中还保存着一副精美的明代壁画。   在鼓声毫无征兆地响起后,“京音乐”的表演就开始了。虽然智化门的大殿内只坐了五位乐僧,但是鼓、云锣、管、笙、笛依然可以演绎出庄重、古朴和典雅,这让听惯了电吉他与架子鼓的我有种仙乐飘飘的感觉。估计五百年前王振从大明王朝宫廷中把曲子带出来的时候也不会想到,当年皇帝御用,一品大员都无缘听到的宫廷音乐,在智化寺这棵大树下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这要感谢智化寺作为太监寺院的封闭性,乐僧们严格地按照“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接力。不与外界接触,反倒让明代的音乐在风雨中相对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智化寺的乐僧们用自己对于佛乐的忠诚充当了历史的录音机,却不得不面对无人接班的现实。原本十几个人才能表演的佛音乐,现在由几个僧人凑合表演着,就像万佛阁前那棵倾斜的古槐树,枝叶还算繁茂,但是已经无法恢复当年的挺拔。   耳畔还有佛乐的余音回荡,可出了智化寺马上就回到了欢声笑语的市井生活。智化寺院墙边小巷子里堆放的杂物和结着丝瓜的瓜藤是“最”胡同的生活,红色的院墙也成了挂鸟笼子的好地方。一只小狗不太高兴我进入了它的地盘,大杂院的居民却无所谓我这个陌生的闯入者。寺内的佛乐和寺外的生活就这样印在我的记忆中。      旅游资讯      门票:20元   参观时间:8:30――16:30(周一闭馆)   佛乐表演时间:9:00――9:15;   10:00――10:15;   11:00――11:15;   15:00――15:15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