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流砥柱的“奇情异想”
[摘要]本文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分析其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带来的革新作用。分别从文本隐含中的元小说性、混淆小说叙述者与阅读者身份、“套娃”式叙事模式三个角度入手,揭示《堂吉诃德》的现代小说性质,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叙事技法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关键词]《堂吉诃德》;现代叙事技法;元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91-02
一、原始元小说的诞生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为《堂》)直至今天仍为广大读者热捧,除了传统的叙事文学中的戏谑成分,小说主要人物参与对《堂》的文学讨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讨论“如何写作小说”的小说,在今天看来已屡见不鲜,然而作为一部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出现如此“元小说”技法,其对后世的影响意义要远大于技巧本身。
所谓“元小说”,“以小说为对象的小说”,“作者通常总是一方面进行小说创造,另一方面又在小说中对这种创作行为加以评论,展示小说的叙述成规和创作过程,把小说创作的人为性、虚构性充分地揭示出来”。①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以男女主人公评价其阅读的小说作品全过程,推动故事发展,可以说是一部描述读者如何阅读小说的作品。相对于这种有意识地技巧实验,塞万提斯显然更接近一种自然的写作状态,对《堂》他曾一再申明是为了“消除骑士小说在世人当中造成的影响和迷狂”。②
在《堂》第一部出版大受欢迎之后,市面上很快出现了冒名初版的《堂》续篇,伪书中不仅肆意歪曲原著并对塞万提斯大加诋毁。对此,塞万提斯迅速完成的第二部第七十二章中,制造了堂吉诃德与伪书中的人物堂阿勒瓦若?塔尔非的相遇,漏洞百出的塔尔非面对真正的堂吉诃德,其自身的真实性直接被取消了。塞万提斯将自己对盗版的一切看法保留于文本本身,既否定了当时出现的那部盗版,更断绝了后世对该书盗版续编的可能。而对后世而言,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方法成就了塞万提斯对“元小说”创新的巨大贡献。
还原《堂》的写作时代,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日益增长的商业价值观,决定了一部大受欢迎的小说所创造的利益必将为人所觊觎。文艺复兴时期同时复苏的人本主义思想,决定了作家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在塞万提斯身上,表现为对个人独立价值的保护,以及在更深层次体现着对个体生命关注、个体身份确认的需要。
二、无法确定的身份
以“发现手稿”为叙述方式的小说叙事技巧,在现代主义小说中被多次运用。《寒冬夜行人》便是读者对连续遇到的残缺手稿进行的不断追踪、阅读,衍生出无数触发他们阅读需要的第一本书。同样地,由“发现手稿”带动的叙事进程,引发出的是小说叙述者的身份的不确定。作为真实作者的塞万提斯显然保持着对作品的全视角,然而,他用虚构出的叙述者“我”,有意限制了全视角的可能:书中不断强调“我”所看到的,实际上是由一个阿拉伯历史学家写就的传记《堂》;由于不通语言,“我”又求助一位摩尔翻译;又因传记《堂》文本本身的残缺不全,促使寻找所谓其他的版本以继续阅读。这样不断通过他人转述累积的阅读,导致了理解文本过程他人主观阻碍的不断产生。
由小说中的叙述者口中说出,不禁令我们对这个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的身份产生怀疑。
首先,“我”以阅读者的身份出现,去阅读小说并以接受主体的身份参与了小说在“接受阅读”过程中的“再创造”,再以叙述者的身份对自己所理解的《堂》加以转述。其间,“我”完成了由“读者”到“隐性作者”再到小说“叙述者”的三个身份的转换。然而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除了“我”之外,作为最根本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本人居然也参与了这一身份转换。《堂》第二部第三章中,堂吉诃德与桑丘、参孙学士非常自然地谈论着《堂》的第一部,这里的堂吉诃德以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同时完成了小说阅读者的审美任务。
文艺复兴,一个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特殊阶段,新旧价值体系冲撞、自我人性解放,文学创作表现为一种“人格分裂”式的思考。《堂》正是在这样一个怀疑主义弥漫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对个体身份的观照。
探讨虚构与真实的不确定性并非饱受精神危机的20世纪的专利,17世纪初的塞万提斯明确提出了对人类复杂生存状态的深刻追问:“人是会成为别人看他、待他的那个人,还是他会找到力量。不顾一切,不顾众人,去维护他的真实身份?”③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亚的爱,在我们看来颇为荒唐可笑,在于这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爱,而是仅仅因为“游侠骑士必须这样”。堂吉诃德维护的所谓对杜尔西内亚的爱到底是出于爱情的真实存在,还是只是一种单纯的模仿?以这样一个质疑开始了《堂》对人类身份真实性的探索历险。昆德拉替塞万提斯给出的答案是:“世界是暧昧的,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惟一的、绝对的真理,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牛奶过敏的诊断、管理和预防意见书(2024).pdf VIP
- 西安2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中国碳化钨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VIP
- 内能的利用的学案.doc VIP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试题(含答案).doc
- 《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pdf VIP
- 万华化学经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中国PVB中间膜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