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扁带,摇摆摇摆中的平衡
一条扁绳固定在两棵大树之间,人在上面行走,像走钢丝?其实不是,它比走钢丝难度更大,绳子摇晃不定,需要技巧来平衡;似耍杂技?也不是,它比耍杂技力度更强,蹲坐转身等系列动作,需要力量控制。这项新奇的运动就是刚刚在国内兴起的slackline,中文译为“走扁带”。
走扁带又叫走绳,英文名字slackline,是
一项行走于两点之间的扁带上,保持身体平衡甚至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的新兴时尚运动,是由攀岩的辅助平衡训练独立而来。两点之间就是天地,随着你的双脚在26mm的扁带上的交替移动,动静之间的微妙,力与柔的混搭,在你的驯服下,那根摇晃不定的窄扁带有规律地上下左右起伏着,其中的乐趣只有参与其中方能体会。目前在世界各地比较普及的是简单、有趣的技巧性扁带(英文为lowline),也叫街头扁带,因其成本低廉,设备简单、安全易学、乐趣无穷,和难度系数大、对技术和胆量要求甚高的极限高空扁带(High Line)相比那就是一种草根游戏,有点象小时的跳皮筋,找个合适的空地就能“搭台表演”,高度也就在1.5米,不会恐高,只需要多加练习和一定的技巧,就可以站在上面走几步,而后慢慢晋级到在上面轻松地从这端走到另一端、倒着走、转身、蹲坐、跳跃、晃动、平躺……总之,玩法多样,就看你的水平还有持久力了。
经常练习走扁带不仅能提高平衡力、协调力、反应力、还能增强意志力。最实用的一点就是能增强腰腹控制力,从而达到塑型功效,类似目前都市很风行的瑜伽锻炼效果,想方设法要减肥的XDJM们不妨试试。很多参与到这项运动的人都会迷恋上slackline,称其为“一首韵律诗”,腾挪进退自如潇洒,于悠闲晃动中找寻一种静态的美感,还有人盛赞它是“一场芭蕾秀”,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力,在细窄的扁带上上演惊艳的芭蕾舞,难怪国际上称其为平衡的艺术。
您是不是总在为自己单调而空虚的生活烦闷着,在为自己心无定力的狂躁心绪不安着,那何不通过运动来缓解呢!生命在于运动,生活的乐趣在于自己创造。把自己全身心融入slackline,让身体专注的在那26mm的带子上颠簸起伏,有些紧张、有些害怕,更多地会是胜利到达彼岸的喜悦。练习过程中你会满脑子琢磨双脚如何发力?重心如何转移?手、腰如何摆动?扁带的振幅如何控制?呼吸如何调整?等等等等。烦恼忧愁哪还有空隙光顾你啊!每次身体都好似含住了一股气力,含而不缩,发而不破,一沉一浮间,收控全在自己掌握,心态平和沉稳了许多,慢慢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种美妙、微妙的些许感受会让你为此着魔。不信?那就试试看,上瘾了可别埋怨啊!呵呵。
装备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玩技巧性走扁带,最好先装备一套行头,这里是最节省装备,最省钱的组合
紧绳器:2个
马蹄锁2把
0型环1个
尼龙成型扁带环60cm、120cm各需要2根
宽尼龙扁带1条
技巧篇
设置要科学。对于初学者,扁带不要设置得过高,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尽量将扁带拉得紧些,这样更能有效减少行走时扁带的摆动。此外扁带的长度不要设置得太长,一般从5米练起比较合适,当5米距离可以轻松的走过时,再将扁带加长到10米……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平衡技术。最好能把扁带设置在两棵树之间,这样起步时可以扶着树,有个依托。
站立是基本。刚接触走扁带时,踩上去左右晃动简直像个弹簧人,举步艰难,腿和扁带像连在了一起。可能走一两步就落马了,弹性实在不好让人把握。要在起起伏伏、晃晃悠悠中控制身体的平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起初练习莫急于练习行走,不妨先从站立开始,慢慢地寻找力道的平衡。
平衡要领。扁带弹起的最高点和下沉的最低点就是极限,到达极点那自然会坠地,所以要在到达极点前加力下压或者收力上提,而发过了或者收过了同样会失去平衡掉下来。找到这种收发间的平衡,就掌握了走扁带的真谛。然后行走,在练习中寻找移动的平衡转换,掌握这些要领后,剩下的就是举一反三地练习。
从易到难。扁带两头比中间好走,上去就会体会到,最难的在中间。初学的话,先从两头练习基本的站稳姿势。把腿放在扁带上,不要用力,重心置于站立的腿上,提气发力,站起来,另一只脚放在身前,腰用力,摆动胳膊保持平衡。眼睛不要看脚底下,最好看扁带尽头,心要静,“相信眼睛看到的”在这里不好用,跟着感觉走更能确定扁带方位。整个过程中不要锁死膝盖,让它们弯曲一点再慢慢变直。
踩位要准确。在走扁带时,脚要顺着扁带的方向去踩,不要横向用脚心踩。扁带最好贴附在前脚掌的拇指骨和食指骨之间及后脚根中心略微偏向内侧一点的位置。行走时用感觉去寻找下一步的落脚点,切勿眼睛长时间盯着脚。
重心要找准。上了扁带一端,身体重心落在后脚,前脚不要用力,当重心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