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公司高管薪酬动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网.DOCVIP

中国上公司高管薪酬动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网.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上公司高管薪酬动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网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管理层权力视角的经验证据* LU Rui Lingnan (University)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P.R China, 510275 摘要:薪酬与业绩相关性的提高使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利用盈余管理提高自身薪酬成为可能。当管理层权力更大时,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高。本文按照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和高管长期在位三个维度构建了管理层权力的计量指标,并利用2001年-2004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设计的三步骤回归检验方法获得的初步证据显示,两职兼任企业和股权分散企业存在利用盈余管理提高高管薪酬的行为。 关键词:管理层权力,薪酬,盈余管理 Abstract: Increase of pay-performance correlation makes it possible for the executive of listed companies to commit earnings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ir compensation. The possibility to commit earnings management will be higher when the managerial power is bigger. We choose CEO duality, ownership dispersion and long posited top managers as the signals of companies with great managerial power and use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nual report data from year 2001 to 2004 to do empirical test. The preliminary evidence got from the results of our three-step-regression designed by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re exist the behavior of earning management which aimed at improving the executive’s compensation in the companies with CEO duality and the companies with ownership dispersion as well. Keywords: Managerial Power,Compensation,Earnings Management 1 引 言 由于管理层报酬与会计业绩挂钩,会计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又受会计行为影响。因此,管理层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西方已有大量成果发现了高管薪酬动机下实施盈余管理的证据。西方近年对薪酬激励的相关研究表明,公司高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薪酬。Bebchuk and Fried(2002;2003;2004)在总结大量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决定管理层薪酬的两种理论: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在我国,薪酬激励的研究大都基于最优契约理论,常常忽视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分析,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缺位”带来的内部人控制(费方域,1996),以及“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都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到管理层手中,这为管理层权力理论应用提供了制度基础。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促使企业管理层利用控制权影响自身薪酬契约的制定和执行。遗憾的是,我国从管理层权力角度讨论高管薪酬的研究,特别是盈余管理方面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见。 我国学者研究薪酬业绩相关性的早期文献(魏刚,2000;李增泉,2000)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业绩不相关。但是,后期学者的文献(刘斌等2003;张俊瑞等,2003等)几乎一致地发现薪酬与业绩是相关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实施年薪制以来,上市公司开始确立“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大部分企业建立起了业绩评价与薪酬奖励制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包括独立董事制度在内的证监会制定的各种加强公司治理的制度和文件规定都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将高管的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近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宣称建立了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因此,基于目前中国的现实,管理层薪酬激励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又一重要动因。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的高管具有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和便利条件。因此,开展薪酬动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特别是从管理层权力视角研究这一现象,对于约束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