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效用UtilityPPT
第四章
效用
回忆偏好关系
x y: 表示x严格偏好于 y。
x ~ y: 表示x 与 y受到同等偏好。
x y: 表示x至少和y受同等偏好。
p
回忆偏好关系
完备性: 对于任意的两个消费束x和y,那么它们之间关系式 x y 或者 y x.
回忆偏好关系
反身性: 任何消费束至少与它本身受到同等偏好; 例如 x x。
回忆偏好关系
传递性: 假如x 弱偏好于y, 且y 弱偏好于z, 那么x 弱偏好于z; 例如: x y 且 y z x z.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序数的效用函数
例如: 假如U(x) = 6 且 U(y) = 2 ,那么消费束x严格偏好于消费束y,但是消费束x并不是三倍偏好于消费束y。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考虑消费束(4,1), (2,3) 和(2,2)。
假设 (2,3) (4,1) ~ (2,2)。
可以对这些消费束赋值来保持它们之间的偏好顺序关系:
例如: U(2,3) = 6 U(4,1) = U(2,2) = 4
我们称这些值为效用水平。
p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包含受到同等偏好的消费束。
同等偏好 同样的效用水平
因此所有在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都有相同的效用水平。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消费束(4,1) 和 (2,2) 在无差异曲线上,有相同的效用值4。
但是消费束(2,3) 不在无差异曲线上,它的效用值为6。
在无差异曲线图上, 这种偏好如下图所示: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U º 6
U º 4
(2,3) (2,2) ~ (4,1)
x1
x2
p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另一种表示这种偏好关系的方式为通过立体图在垂直方向显示效用值。
U(2,3) = 6
U(2,2) = 4 U(4,1) = 4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3个消费束的消费与效用函数的三维图
x1
x2
效用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通过加入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使得三维图能更好地显示这种偏好关系。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U º 4
U º 6
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包含更受偏好消费束
效用
x2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比较更多的消费束会发现更多的无差异消费曲线,从而能使我们对消费者的偏好有更好的理解。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U º 6
U º 4
U º 2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如前所述,可以通过在三维空间里面的垂直方向轴所表示的效用来描述每一条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U º 6
U º 5
U º 4
U º 3
U º 2
U º 1
x1
x2
效用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比较所有可能消费束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所有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曲线都有它的效用值。
所有的这些无差异曲线完全代表了消费者的偏好。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x2
Utility Functions Indiff. Curves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Utility Functions Indiff. Curves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x1
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
关于给定偏好关系的所有无差异曲线的集合构成了无差异曲线图。
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代表着一个效用函数,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效用函数
一个给定的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不止一
个。
假设 U(x1,x2) = x1x2 表示一种偏好关系。
我们考虑消费束 (4,1),(2,3) 和 (2,2)。
效用函数
U(x1,x2) = x1x2, 因此U(2,3) = 6 U(4,1) = U(2,2) = 4; 也即, (2,3) (4,1) ~ (2,2).
p
效用函数
U(x1,x2) = x1x2 (2,3) (4,1) ~ (2,2).
令 V = U2.
p
效用函数
U(x1,x2) = x1x2 (2,3) (4,1) ~ (2,2).
令V = U2.
那么有 V(x1,x2) = x12x22 且 V(2,3) = 36 V(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心式风机的构造及使用PPT.ppt
- 社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PPT.ppt
- 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PPT.ppt
- 社会研究方法概率与抽样PPT.ppt
- 秀逗糖果策划提案PPT.ppt
- 离散因变量和受限因变量模型PPT.ppt
- 种群年龄结构的计算PPT.ppt
- 私募融资-私募投资估价PPT.ppt
- 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PPT.ppt
- 税务会计学关税会计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斯勒茨基方程Slutsky Equation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生产Production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显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福利Welfare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行业供给Industry Supply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s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跨时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购买与销售Buying and SellingPPT.ppt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寡头垄断Oligopoly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