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

依據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目的 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教師特質、家 長期望、以及學生需求,結合全體教師與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與教育目標、落實達成學校願景。 詳細擬定總體課程教學計劃與主題學習活動,發展學校特色。 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強化教師協同教學,以增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團隊合作與專業自主精神。 自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展現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 三、學校分析 (一)學校基本資料: 縣 市 別 宜蘭縣 校名 大同鄉大同國民小學 學校類別 小型學校全校計普通班十八班、幼稚園一班、特教巡迴班一班 校 址 267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朝陽路10-9號 電 話 03-9801172 03-9801195 傳真 03-9801902 網 址 http//5 E-mail Z00671@ .tw 校長姓名 陳香英 女性 原住民泰雅族E-mail:yasu@ .tw 班級數及 學生人數 年 級 班級數 人數 一年級 3 17 二年級 3 22 三年級 3 23 四年級 3 14 五年級 3 22 六年級 3 19 幼稚園 1 30 合 計 19 147 (特教巡迴班) 1 20 (二)教職員資料 1.校 長 1人 2.各處室主任 教導1人、總務1人、分校主任2人 3.組 長 教學1人、訓輔1人 4.科 任 英語2人、體育1人、社會1人、音樂1人 5.其 他 職員2人 、工友3人、廚工3人、執勤員3人 6.級 任 老 師 年 級 人 數 一年級 3 二年級 3 三年級 3 四年級 3 五年級 3 六年級 3 特教教師 2 幼教教師 2 合 計 22 7.總 計 34人   (三)「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架構表 組成成員 人數 姓名(職稱) 校長 1 陳香英 行政人員代表 6 教導主任:葉儒亮、總務主任:王照春 分校主任:謝玉英、巴桑(尤幹 教務組長:陳優民 訓輔組長:洪祖熙 年級代表 6 一年級:吳佩琳 二年級:李玟慧 三年級:謝丹妮 四年級:胡文聰 五年級:黃美芳 六年級:林政琦 領域教師代表 8 語文:林鳳英 自然與生活科技:洪祖熙 數學:陳家瑩 藝術與人文:謝玉英 社會:葉儒亮 綜合活動:巴桑?尤幹 健康與體育:林玉卿 生活:鄭靜芳 家長代表 5 楊淑貞、蔡佩珍、洪美桂、林淑美 、李儀 社區代表 3 崙埤村村長:楊金源 社區理事長:張春治 鄉代表:陳良固 諮詢顧問 5 王進發、許炳進、許阿榮、王進生、 沈銀河律師 合 計 34 (四)課程發展委員會小組分配表 學習領域 小組成員:()內為各領域種子教師及召集人 語文 (1)國語:( 林鳳英)、李玟慧、謝丹妮、葉玉英 (2)原住民語:(陳優民)、葉儒亮、胡文聰、王漢明 (3)英語:(黃美芳)、楊素慧、謝淑美、林玉卿 數學 (陳家瑩)、謝景琪 社會 (葉儒亮)、謝淑美、張瑞彬 自然與科技 (洪祖熙)、葉儒亮、范麗華、王照春 藝術與人文 (謝玉英)、陳優民、吳佩琳 健康與體育 (林玉卿)、陳永川、林鳳英、王漢明 綜合活動 (巴桑 ?尤幹)、鄭靜芳、李玟慧 生活 (鄭靜芳)、孫禕雯、王照春 跨科 (陳優民)、吳佩琳 (五)S W O T分析 因素 S優勢 w劣勢 O機會點 T威脅點 地理環境 雖屬山地,離平地近,交通便利,易獲資源。 校地受限,無擴充的腹地 地處於三叉會合點對外聯絡方便 距都會區較近人口傾向都市外流 學校規模 屬山地學校,共十八班含兩所分校 學校規模成長幅度極微,呈下降趨勢 山地經濟普遍低落,資源利用極為有限 青壯人口嚴重外流有減班壓力 硬體設施 目前仍屬舊式建築設備 未來擴建不易資源區缺乏 配合學校發展,更新設備機會多 設備毀損修繕經費較難爭取 教師資源 正科年輕,教師多元,兩性均衡,教學認真 三單位幅員廣,限制多,不易整合 交通便利,教師進出機會多 校本部教師兼辦行政工作繁重 行政人員 行政人員大多為當地人,有利社區資源之運用 整體工作協調方面仍需加強 新校長維當地人,行政革新可望有新願景 兼辦行政工作教師業務繁重 學生狀況 班級學生人數少,每位學生都能照顧到 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意願較低 教育環境單純,老師若願多一些付出,可安排多元的學習機會 家庭環境好的學生,容易外流到都市就學 家長配合 背景單純,不會干預教師的專業自主 教育參與低落,普遍親職教育不足 教育改革新課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