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VIP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开题报告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系 部 应用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生物技术及应用0701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十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论文题目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所在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0701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一、选题意义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又名姜、黄姜。因含有特殊的香味,故可作香辛调料,可加工成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和糖渍、酱渍。鲜姜中含油率为0.3%~0.35%[1] 。关于姜辣素成分的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姜中姜辣素组分不仅是生姜特征性风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也是生姜呈多种药理作用的主要功能因子[]。 姜辣素有着健胃抗溃疡、保肝利胆、强心、对中枢神经抑制、抗肿瘤[]的作用,还具有抗菌[] 、镇吐作用、抗血小板凝聚[]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因此对生姜中姜辣素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姜所具有的特殊辛辣味是姜辣素主要成分姜油醇所致,主要成分为6姜醇、8姜醇、10姜醇和6姜烯醇。姜辣素有着健胃抗溃疡、保肝利胆、强心、对中枢神经抑制、抗肿瘤等作用。研究姜辣素的分离和纯化是对生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为生姜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主要用正交法研究生姜姜辣素的提取工艺,选择最优的提取方法,以此来达到最好的提取效果。 三、研究方法及措施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生姜中姜辣素的乙醇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乙醇浓度等因素的变化来提取生姜中的姜辣素。根据所提的姜辣素含量的多少来决定最优的提取方法[]。表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温度 ℃ 时间 min 浸提次数 乙醇浓度﹪ 1 30 30 1 50 2 50 45 2 75 3 70 60 3 95 表2 正交试验表 实验号 温度℃ 时间min 浸提次数 浓度﹪ 1 30 30 1 50 2 30 45 2 75 3 30 60 3 95 4 50 30 2 95 5 50 45 3 50 6 50 60 1 75 7 70 30 3 75 8 70 45 1 95 9 70 60 2 50 四、研究进度计划表 完成日期范围 完成工作内容 200.10.20-2009.10.25 选题,分析姜辣素的提取工艺 200.10.26-2009.11.10 选定影响姜辣素的因素,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实验方案 200.11.11-2009.11.18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设计实验过程 200.11.19-2009.11.23 采购实验材料,安排实验日程 200.11.24-2009.12.31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流程,进行正交实验 20.01.01-2010.03.20 拟定论文初稿 20.03.21-2010.04.30 论文撰写,总体情况评定 20.05.01-2010.05.17 论文初次修改 20.05.18-2010.05.31 论文再次修改,最终定稿 20.06.01-2010.06.04 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艾萍, 张伟民等.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制备生姜油工艺技术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05, (3): 37-38[2] 杜习英, 刘晓云. 电子商务教程[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6-56.[3] 吴贾锋, 张晓鸣[J]. 食品与机械2006, 3: 58-59. [4] 郭艳华. 生姜复合抗氧化剂保鲜樱桃番茄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8, 29(10): 608-611 [5] 施华芳, 黄伟达. 水稻氨基酰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J]. 生物化学杂志,997, 3(J): 54-58. [6] 张明昶, 李健[J] . 贵州医药2003(3): 39-40. [7] 韩菊, 魏福祥等. 生姜中姜酚的性能研究[J]. 食品科技,004, 4: 63-65. [8] 张雪红, 李华昌. 姜辣素的研究进展[J]. 矿冶, 2003, 12(4): 96-98.[9] 周孟清生姜提取物的抗菌作用及应用[J]1995, 7(4): 21-28. [10] 胡炜彦, 张荣平. 生姜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9)-35. [11] 张克勤. 姜辣素的测定方法[J]. 山东农业科学杂志. 1991.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