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逆行腓肠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临床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逆行腓肠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临床运用
王闯 汪雅东 蒲世周
(四川攀枝花市攀煤lt;集团gt;公司总医院骨科 617066)
【摘要】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 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084-02
足踝部皮肤组织缺损临床比较多见,我院自2005年以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成功11例,另一例术后发生坏死,经积极换药保守治疗,坏死皮瓣深面最终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9~69岁,平均42岁,其中小腿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7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踝关节周围皮肤溃疡3例。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及肌腱外露,其中9例合并骨折并行内固定手术,皮肤缺损面积最大为16㎝times;8㎝,最小为5㎝times;5㎝。
1.2 手术方法 a.皮瓣设计 根据腓肠神经走行方向,以腘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中点连线为皮瓣轴心线,以外踝上5~7㎝为皮瓣旋转点。根据受区大小及蒂长度设计皮瓣,旋转点到创面的距离为皮瓣蒂长,设计时应比皮瓣旋转点到软组织缺损近端的实际距离长1.5㎝左右,使皮瓣在转移后蒂部保持无张力;切取皮瓣面积应较缺损区大15%左右,本组皮瓣远端部分达小腿后方上1/3中部,部分患者皮瓣远端达腘窝中点下约3㎝。b.术前准备 术前先用多普勤血流仪探测踝尖上远端腓动脉肌间隔皮穿支,或近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位线上肌皮穿支的浅出点,作为术中调整设计切取皮瓣蒂位置上的旋转点。术前清除失活软组织或骨组织,溃疡创面消毒后使用止血带不驱血彻底扩创、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炎性瘢痕组织,对其周边组织进行适当的分离,便于术中与皮瓣缝合。 C.切取皮瓣 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患肢在上方,首先切开皮瓣下方蒂区皮肤,向两侧游离显露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根据神经走向调整皮瓣位置,以神经血管为中心向两侧切开深筋膜宽度约3㎝左右,然后切开皮瓣远端及两侧皮肤达深筋膜,显露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以确定其通向皮瓣内,在小腿近端将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切断结扎。
在腓肠肌肌膜部位分离皮瓣,游离皮瓣时,将皮瓣深筋膜与真皮下层组织定位缝合,防止其分离。将皮瓣及神经血管蒂一同逆行掀起,达外踝后上线约5~7㎝处,即蒂部旋转点,松开止血带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见皮瓣边沿渗血活跃,将其用温盐水纱布覆盖备用,蒂部保留宽度一般在3㎝以上,若皮瓣较大可将蒂部转移路径上的皮肤切开,若皮瓣较小切取后可经皮下遂道移位至受区创面行缝合,若条件允许可将腓肠内侧皮神经与创面远端的皮神经行吻合。患肢供区创面予拉拢缝合,不能缝合处取中厚皮片移植打包固定。d.术后处理 患肢抬高,肢体行石膏托外固定,皮瓣部位部分外露以利观察血运,卧床期间应避免蒂部受压,避免早期下地活动。药物使用上应给予扩容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若皮瓣出现水肿、淤血,可采用蒂部按摩,拆除部分缝线及应用甘露醇脱水剂等治疗。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7-10天拆除供植皮加压包,2周后拆线。
2.结果
本组12例皮瓣,9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发黑坏死<0.5㎝,后经清创及换药后愈合。1例胫前踝关节部位上方,术后一周出现皮瓣表面发黑坏死,周围未见分泌物及溢脓,黑色痂皮于6周后逐渐脱落,其深面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完全覆盖。
3.讨论
3.1应用解剖 腓肠内侧神经(胫神经皮支)自胫神经发出后,沿腓肠肌内、外侧头间下行自小腿中段与发自腓总神经的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总神经皮支)交通支汇合成腓肠神经占85%,穿出深筋膜与小隐静脉伴行,继续向下行于外踝下方[1]。腓肠神经平均长度为12.2㎝。横径:在合成处3.3㎜,中间部分2.8㎜,外踝上2.6㎜,胫腓神经属多源性血管,其主要营养血管系腘窝中间皮动脉及腓动脉肌间隔穿支,沿途与周围深筋膜内众多血管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课件.ppt
-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24)解读.pptx
- 保险异议处理拒绝处理ppt保险异议处理.ppt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docx VIP
- 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x VIP
- 2019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_25页_4mb.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x VIP
- 各专业文件准备目录--内分泌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