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合肥地铁盾构段监测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 编 制: 杨 钊 审 核: 刘 毅 审 批: 廖正根 中交二航局项目部 ○一年月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述 1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3 2.2.1地形地貌 3 2.2.2工程地质特性 3 2.2.3水文地质条件 4 2.3周边建、构筑物分布 5 3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5 3.1监控的必要性 5 3.2监控手段及意义 5 4施工期信息化监测 6 4.1监控项目 6 4.1.1地表土体沉降监测 6 4.1.2盾构法隧道拱内变形量测 8 4.1.3周围环境监测 13 4.1.4衬砌环内力变形 15 4.2监测元件 15 4.2.1监测元件数量 15 4.2.2元件埋设进程 15 4.2.3测点保护 15 4.3主要仪器设备参数 17 4.4监测频率 18 5监测信息反馈 18 5.1信息反馈流程 18 5.2监测成果内容 20 6施工期安全监控 20 6.1监测数据处理与预警 20 6.2 预警等级 21 6.3巡视检查 22 6.4监控人员 22 6.5技术保障措施 24 6.6质量管理措施 26 7 应急响应预案 26 7.1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26 7.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 29 7.3应急反应监测流程 29 7.4恶劣气候条件下监测预案 29 7.5应急救援措施 30 7.6应急反应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30 8 监测元件总体布置图 32 1编制依据 (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花园大道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DG/TJ08-2001-2006;GB50308-2008;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图2-1 地铁1号线总体布置图 本区间沿线地貌类型属南淝河二级阶地上发育的十五里河一级阶地。沿线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抬高~降低~抬高,呈波浪状起伏,自然地面标高为11.42~16.75m。盾构段区间覆土约为5.4~14.8m,穿越的土层基本为③1、④1层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对盾构区间影响较小。 本区间设计起讫里程左、右线K18+113.864~左、右线K20+296.495,其中盾构与明挖分界里程为右K20+001.000、左K19+.997.377。区间右线总长2237.745米(含车站端墙厚度),其中盾构区间1942.250米(含车站端墙和盾构接收井端墙厚度),明挖区间长295.495米;左线总长2230.623米(含车站端墙厚度),其中盾构区间1931.505米(含车站端墙和盾构接收井端墙厚度)明挖区间长299.118米。于右K18+500.000(左K18+506.330)、右K18+950.000(左K18+944.947)处设置区间联络通道;于右K19+438.252(左K19+.433.70)设置区间通风竖井兼联络通道及排水泵站,于盾构接收井内设置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沿线下穿临近多处单层和多层砖混或土木结构的房屋,并下穿多处水塘,四次下穿十五里河,盾构区间上方基本无管线。 本区间两端接花园大道站和锦绣大道站,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盾构区间左右线自花园大道站南段始发,掘进至区间盾构接收井后吊出。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地形地貌 1号线一期工程望湖城站~锦绣大道站(里程:K13+900~K20+30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工程对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花园大道站地貌属于南淝河二级阶地,工程地质Ⅴ单元。本单元线路地形有一定起伏,地势自北向南呈波状起伏,自然地面标高约在19.00~36.00m之间。 2.2.2工程地质特性 ~ a、人工填土层Qml): 粉质粘土填土1层:灰褐色~黄褐色,松散~稍密,湿~饱和,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粘土,含灰渣、砖渣、碎石、植物根系 该大层连续分布,层底标高13.11~22.21m。 b、第四纪层 粘土②层褐色~黄褐色,~粘土层~~该大层连续分布,层底标高~m。 ~~粉质粘土1层:~灰白色,~硬塑,该大层连续分布,层底标高-12.29~-8.32m。 c、1层:2.2.3水文地质条件 m,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0.20~4.22m,水位标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