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泄泻PPT
泄 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内科教研室 定 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代将大便塘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二者只有轻重之分,但无明确区别,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飨泄”、 “注下”等病名。 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 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 泄”,“春伤于风,夏生飨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 长夏多发的特点。 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 虚则泄。”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难经·五十七难》谓:“泄 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 瘦泄。”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历史沿革 张仲景在《金匾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 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宋 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恕 则激,忧慢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塘泄。”认为不 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 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 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 学的里程碑。 与西医的联系 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皆可出现泄泻,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激惹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它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病机 1.基本病机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2.病位 泄泻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和肝肾关系密切。 3.病理性质 泄泻病性质有虚实之分,暴泻多实,多由寒湿、湿热阻滞胃肠,困遏脾气,或宿食腐滞中焦,脾不运化水谷,清浊不分而致;久泻多属虚,由脾虚生湿,运化无权,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水谷不能腐熟而致。若由他脏之病及脾,如肝气乘脾导致泄泻,一般属本虚标实之证。 4.病机转化 因湿盛可以困遏脾运,脾虚又可生湿,其虚实之间又可相互兼夹转化,如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可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久泻。久泻若复受湿、食所伤,亦可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病候。另外,泄泻日久,可由脾及肾,导致脾肾阳虚等。 5.预后 急性泄泻,经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可在短期内痊愈,有少数病人,暴泄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成亡阴、亡阳,或痉、厥、闭、脱等危证,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慢性久泻,病情缠绵,脏气亏虚,难取速效,经调理治疗部分可痊愈,少数反复泄泻,易导致中气下陷脱肛,或因气血化源不足而易转成虚劳等它证。 病因病机—病机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以大便粪质稀塘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次以上。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2.病史 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及情志等因素诱发。 3.辅助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或粪便培养,必要时对慢性久泻可做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塘,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夹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便后痛减;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2.泄泻与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初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继则吐下如米浴水,常伴恶寒、发热,吐泻之后,津液耗伤,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亡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稀塘,次数增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康瑞_裸铜_SCL01J019328004E_2017.04.07_REACH173项测试报告.pdf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急性脑卒中快速识别与院前急救策略精品课件.ppt VIP
- 《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解读.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分章节全册完整讲义学案(学生版+解析版).pdf VIP
- 数字人民币培训.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测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麻醉中级晋升汇报.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