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第二讲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第二讲教师版

【指南针】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文章,疏通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了解并熟悉文言实词的四种现象 教学方法:例题引入 【日积月累】 【13年工大预测(四)】 一、积累运用(共5小题,计11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悄然 悄悄 纤维 纤细 坚贞不渝 不可逾越 B. 精粹 猝死 模样 模拟 目不暇接 白璧微瑕 C. 殷切 殷红 卷宗 证券 相形见绌 笨拙不堪 D. 隐晦 教诲 馈赠 憎恨 噤若寒蝉 忍俊不禁 2.下列选项中,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成为深藏于作者心中的痛 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 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 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 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 A、 ②④⑤③⑥① B、 ③②⑥①④⑤ C、 ④①②⑤⑥③ D、 ⑤②⑥③④① 3、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2分)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A)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 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B)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C) (形容家庭之乐)。 成语: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 4、古诗句默写。(2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3分)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收获却不多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悟。 (1)改错別字:_____ 改为______ (2)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计8分) 某中学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 )(2分) A. 司马迁 B. 李白 C. 范仲淹 D. 欧阳修 (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2分) 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③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④贵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3)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4分)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 杜鹏程( ) ② 王任重( ) 刘海粟( ) ④ 焦若愚( ) 【阅读讲堂】 【13年高新一中入学】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心之莫同也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__________ 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____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知识讲堂】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概念解释】 实词有实际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实词辨析】 一、通假字现象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表述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 古字通假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用形声字的声旁代替形声字本身。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 (2)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