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docVIP

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范震波 胡汉生 赵洪普 邱勤业 曹灿贤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外科 广东广州 510150) 【摘要】目的 探讨多孔金属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 F 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应用多孔金属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期O N F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St e i n b e rg分期(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法)的ON FH病变Ⅱ~ⅣA期患者共9例,术后3、6、12、24个月时随访。临床评价Harris评分、x线片变化及骨长人情况。结果 Harris评分术前与术后3、6、12、24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手术前、后X线片分期比较,术后8个月1例ⅣA期1例进展为ⅣC期,股骨头塌陷,需加用止痛药,24个月进展为Ⅴ期。6例可见原有囊性变区内骨密度增高表现。结论 多孔金属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对早中期0NFH 病变治疗改善率较佳,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多孔钽棒 自体骨 【中图分类号】R68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379-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多种病理机制最终达到同一转归导致骨髓细胞缺血和骨细胞坏死的多因素疾病[1,2]。它的发病年龄在30~50岁,寻找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骨科研究的热点。对于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是首选的目标。对我院2007年8月~20011年4月应用多孔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ONFH 9例经5~24个月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多孔钽棒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l~53岁,平均43岁。发病诱因:有外伤史1例,长期酗酒史4例,服用激素史2例,无原因2例;发病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10个月;发病部位:双侧股骨头4例,右单侧4例,左单侧1例;临床表现: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跛行,患肢肌肉萎缩、患髋内收肌挛缩、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等症状。本组9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C T/M RI检查,x线片9例均显示股骨头外上区域的骨小梁结构模糊不清,有空穴样和反应性硬化界面带改变,CT显示坏死区域有囊性改变,周缘有广泛硬化骨,8例股骨头无塌陷,1例股骨头轻度塌陷;MR I T1加权和T2加权显示股骨头外上前方的异常信,号区被一低信号带包绕,并T2加权像出现“双线征”。 ONFH病变按照Steinberg分期(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法),ⅡC 1例,ⅢA期2例,ⅢB期2例,ⅢC期3例,ⅣA期1例,术后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股骨头坏死。术前Harris评分62~82(74)分。 1.2 内固定材料 手术采用的钽棒为美国Z i m m e r公司设计,孔径为430cup;m、直径10 mm的圆柱形结构,长70~130 mm(5 mm递增),尾部螺纹部分长25mm,直径14mm,顶部为半球形,起支撑软骨下骨的作用。 1.3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患侧髋部垫高5c m,术前透视下定位,外侧直切口,长约3c m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张肌,暴露股外侧肌,纵行劈开股外侧肌,显露股骨近端侧面,在C臂机透视引导下将导针置于股骨头最大坏死区中心。分别用 8、9、10 mm的空心钻进行股骨头髓内减压,到达股骨头软骨下骨,在不破坏股骨外侧尾钉拧入处的前提下,根据术前CT定位,用克氏针分别钻孔至坏死区,透视下满意后,导引空心钻行股骨头髓内减压,尽可能地把全部坏死区做到髓内减压后,再用长柄刮匙最大限度地清除坏死骨,估计植骨量后,在同侧髂前上棘后上髂骨脊取骨,并制成骨粒,植入股骨头刮除干净的病灶内,透视下见植骨均匀后,测量导针长度并攻丝,选择合适的多孔钽棒,在透视引导下将钽棒拧入至软骨下骨,其尾端具有螺纹,固定于股骨外侧皮质。依层关闭切口。无需伤口引流管。 1.4 术后处理 不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早期行患髋关节主动功能锻练;早期扶拐下床活动,患肢禁止负重12周,复查X线片了解骨愈合情况后,患肢逐步完全负重。术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6~24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复查X线片、关节疼痛、活动功能,行髋关节Harris评分。 1.5 评定标准功能评价:采用髋关节H a r r i s功能评分标准对疼痛(44分)、功能(51分)、活动范围(5分)进行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lt;70分为差。x线评价:对所获得x线片进行分期、手术前后病灶大小变化评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