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于东升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卫生院放射科 262100
阻塞性黄疸的病因较多,CT检查在此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不仅能确定阻塞部位,绝大部分还能明确梗阻原因,现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两年来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阻塞性黄疸19例分析讨论。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有2例作了低张上消化道造影,1例作了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材料和方法
19例中男13例,女6 例;年龄24-76岁;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为上腹痛,乏力,巩膜及皮肤不同程度黄染。
采用GE Sytec—2000i全身CT,矩阵360X360,扫描条件为120KV,100MA,3.6秒,层厚层距各5或2mm扫描,部分作间隔重迭扫描。常规扫描前半小时口服2%泛影葡胺800ml充盈肠管。所有病例均做了增强扫描,采用60%复方泛影葡胺100ml加压静脉快速推注法,仰卧平静呼吸屏气后扫描,有的病人根据需要右侧卧位扫描。
结果
1.胆总管结石:8例,其中高密度结石6例,软组织密度结石1例,混合密度1例,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环影逐渐变细,官腔内高密度结石与胆总管壁间环形水样密度区。肝内胆管扩张5例,有3例仅见肝门部胆管扩张;合并慢性胆囊炎3例,胆囊结石1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1例。
2.胰头,壶腹部肿瘤:5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2例,表现为胰头钩突增大,轮廓不清与周围界限不清,增强前后密度不均,扩张胆总管环突然中断或不规则变形;有3例胰头出现双环影,胰管扩张,1例十二指肠内有软组织密度充缺。
3.胆管癌:2例,分别在肝总管和胆总管末端。表现为胆管行走区软组织块,扩张增粗之胆管被肿块占据,强化呈均一密度。
4.肝门转移:2例,分别为胰腺癌和原发肝癌转移;肝门有不规则肿块。肝内胆管根部扩张,增强后肿块密度不均,边缘不清,邻近胆管变形移位。
5.胆总管囊肿:1例,肝门区直径约5cm类圆形囊性肿块,边缘光滑,壁厚,增强后无变化,肝内胆管轻扩张。门静脉及胰腺移位。术前CT及B超怀疑胰腺假性囊肿。
6.胆总管炎:1例,胆总管扩张,下端官腔内密度不均,管壁增厚,有慢性胆囊炎,术前误诊为胆总管结石。
讨论
文献报告应用CT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梗阻部位相当准确。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有黄疸出现,胆管一定有扩张改变。肝内胆管根部扩张常常早于肝内胆管系统,所以有学者建议细致观察肝门部位有无胆管扩张对判断胆道有无梗阻帮助较大。本组有2例仅显示肝门部扩张,肝内胆管正常。胆道扩张的程度与病因有一定关系,肿瘤性病变所致的梗阻肝内胆管扩张较明显,非肿瘤性病变所致的梗阻则胆管扩张相对较轻。这是由于肿瘤性梗阻多为完全性,其他性质的梗阻则多为不完全性。
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梗阻病因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发病急,程度长,多数为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常在腹痛后出现黄疸,多为间歇不完全性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发病缓慢,病程短,多为持续无痛性黄疸,呈进行性加重,详细了解病史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CT对梗阻部位的判定主要结合邻近解剖结构及造成梗阻原因的密度来综合分析,梗阻部位的判定对病因确定也有帮助,如肝门部的梗阻常常为转移瘤。胆囊大小对梗阻定位帮助不大,在胆结石,胆管炎所致阻塞中表现更不明显,因为常常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壁纤维化使其丧失了扩张能力。低位肿瘤性阻塞胆囊多较大。
CT对胆??阻塞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文献报告在80%左右,本组大致相同。一般认为扩张胆管的突然中断或变形是肿瘤性阻塞的可靠征象,有的胆总管内等密度结石也会出现胆总管的突然消失,所以我们认为在阻塞点采用薄层扫描,仔细观察管壁及官腔内结构,密切结合其他影像检查则会大大提高阻塞性黄疸的定性诊断率。
参考文献:
[1]王占立:梗阻性黄疸的CT检查中华内科杂志
[2]周武坤: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李子平: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四步分析法,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4]曾其祥:梗阻性黄疸的CT分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
[5]李果珍主编,临床体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实用绳结技术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pptx VIP
- 医疗行业数据脱敏技术方案.docx VIP
- 新译林九年级上Unit 4 精选短语和词汇(预习+复习+默写)2024-2024学年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docx VIP
- DB14T 3225-2025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中风(共42张PPT).pptx VIP
- 探究与实践++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额定电压110 kV(Um=126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