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假广告的骗术及其道德批判(修改) 广告学 教学课件.doc

假广告的骗术及其道德批判(修改) 广告学 教学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广告的骗术及其道德批判(修改) 广告学 教学课件

虚假广告的骗术及其道德批判 张国才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告教研室 虚假广告几乎无处不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01年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虚假广告成为我国社会一大公害。1998年至2000年,对虚假广告提出投诉的每年均超过一万件,而且一年比一年多。2001上半年,虚假广告投诉高达7785件。实际上有许多消费者吃亏后觉得投诉很麻烦或者没有工夫投诉,自认倒霉就算了。实际受骗的数量肯定大大超过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量。 虚假广告的炮制者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无非凭着厚黑二字经而已。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的人,脸皮厚,心子黑,而消费者又总是处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弱者地位,岂有不吃亏之理?笔者从本人的一次讲座中所谈到的许多虚假广告实例中,选择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分门别类,在这里提供给各位看官,希望引起各位看官的警醒,以后少上虚假广告的当。这些事例都是笔者从各类媒体上收集来的并经过适当加工、整理。本文第二部分对这些不道德的虚假广告行为进行粗浅的道德批判,希望有助于读者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虚假广告的道德问题。 第一部分 虚假广告的种种骗术 一、文字游戏 有一对夫妇,从广告上看到一条房地产商的广告语:“买房送家具,万元由你挑。”夫妇俩经过一番考察比较,认为该房地产商的商品房位置结构价格都还不错,又有家具白送,于是就果断向该房地产商定购了一套房,然后就兴冲冲地直奔家具店挑选了一套万元左右的家具。家具选好后,夫妇俩就挂电话给房地产商,请他们派人来付家具款。房地产商答复说:“我们这个送,是免费派汽车把你们的家具送达购买的公寓。”诸如此类的虚假广告,不胜枚举。消费者要是与广告主争论起来,后者必拿出“解释权在本公司”的挡箭牌,使你感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自认倒霉。 “买一送一”的广告语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在“买一送一”的广告语下,竟然有买一套西装而只送一本小小的通讯录的。购买者当然大呼上当,但又是一句“解释权在本公司”,弄得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出此馊点子的商店真是皮厚如墙。 有的广告语说“买一送一,送完为止。”但商店内部人透露说其实对每个顾客都说“送完了。”另有“购物万元获大奖”的广告语,购买者最后才获知必须“购买单项满万元的商品才能获奖。” 在价格上经常玩弄的广告文字游戏包括“厂家直销”、“全市最低价”、“清仓甩卖”和“改行甩卖”等。有时虚假广告的玩家真是工夫到家。某名牌服装专卖店里一套名牌西服标价:“原价1500元”,上面用红笔打了叉,下面写着“大减价500元。”有个顾客以为是500元一套,就买了下来。但付款时才被告知是“减去500元”的意思,一套是1000元。 某女士到山东某市的某大商场购买冰箱。当时店堂横挂一条醒目广告:“30天退货不问理由,90天换货不问理由。”女士感到在此购物放心,就花1300元购买了一台冰箱。两天后,该女士的丈夫出差回来,感到冰箱太小,想换购一台大的,不想商店拒绝换。商店的人员拿出商场登载在报上的广告给购买者看。购买者看到广告上写道:“30天退货(不问理由),90天换货(不问理由)(电脑通讯产品除外)(不影响第二次销售)。”商场即以冰箱已经开箱,影响二次销售而拒绝更换。 有的零售商在文字形体方面做手脚。某小姐到一家服装店选购衣服,见店家招牌上写着:“本店套装一律按原价拆半销售”。她发现招牌上的“折”字错了写成了“拆”字,主动告诉店主“折”字写错了,多一点成了“拆”。店主说没有写错。王小姐不愿与之争辩,随后看上一套上下套裙,细看标签标价50元,心想按“原价折半销售”,才25元一套,不贵,便立即决定买下这套套裙。付款时,店主却教训她说:“我说拆字没写错就没写错,这位小姐你看清楚是拆半销售,不是折半销售。我这里的套服都是能上下拆开零卖的。”最后,店主逼着这位姑娘按原价50元买下这套裙子,一副流氓嘴脸毕露。 房地产虚假广告也大玩文字游戏。使用的手段包括:楼盘远近不说交通距离,而说直线距离;虚假的商住两用;起价、均价动人,但有价无房。 北京某房地产商刊登在《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上的广告说:“XX全能罕有西二环高级外销公寓,距长安街仅800米,距金融街1500米,到三里河仅2公里路程,政要大机构云集,商住两宜,发展潜力无限。”杨先生交了定金后才去实地考察。一看才知道上当。原来该楼盘位于某工厂区内,往北是铁路出不去,东西没有出口,往南出门后不能左转弯,只能向西绕道掉头,再往东,再向北,到三里河至少7公里。当杨先生想退房要求退款时,开发商说:钱不退,你要告哪儿就告哪儿。 许多楼盘广告说明楼盘距离某商业中心的距离时往往用“距离╳ ╳只需几分钟车程。”但实际上往往要在午夜开车狂奔10分钟才能到,被戏谑为“午夜狂奔距离”。 再说虚假的“商住两用”。2001年,北京的李先生想购买一套商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