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2009
微生物生理与
遗传育种
魏赛金
2009.9
;绪 言;二、微生物生理与遗传育种学的发展;;;与巴斯德同时代的德国微生物学家科赫对新兴的医学微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科赫首先论证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苗,接着又发现结核病和霍乱的病原细菌,并提倡采用消毒和杀菌方法防止这些疾病的传播;他的学生们也陆续发现白喉,肺炎、破伤风、鼠疫等的病原细菌,导致了当时和以后数十年间人们对细菌给予高度的重视;他首创细菌的染色方法,采用了以琼脂作凝固培养基培养细菌和分离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的操作过程;他规定了鉴定病原细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著名的科赫法则。;1905年,哈登和杨发现磷酸盐对酒精发酵的作用;
1911年,诺伊贝格开始对酒精发酵作系统研究;
从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乙醇、丙酮、丁醇、甘油、??种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等的工业化生产。
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揭示了微生物间的拮抗关系,并发现了青霉素。 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深层发酵法大量生产青霉素。此后,链霉素等几十种重要的抗菌素相继问世,带动了抗菌素工业的诞生。发酵工业由无氧条件下的发酵发展到了有氧发酵。;;1933年,克勒伊沃建立了摇床培养技术,导致现代化微生物工业深层培养的生理研究和应用。同时,同位素、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微量快速生物化学分析以及生物化学突变株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推动了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的发展。
1941年,比德尔和塔特姆用X射线和紫外线照射链孢霉,使其产生变异,获得营养缺陷型。他们对营养缺陷型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基因的作用和本质,而且为分子遗传学打下了基础。
1944年,埃弗里第一次证实了引起肺炎球菌形成荚膜遗传性状转化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1949年,瓦克斯曼在他多年研究土壤微生物所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了链霉素。此后陆续发现的新抗生素越来越多。这些抗生素除医用外,也应用于防治动植物的病害和食品保藏。;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核酸半保留复制学说。
1957年,科恩伯格等成功地进行了DNA的体外组合和操纵。近年来,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研究不断获得进展,胰岛素已用基因转移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干扰素也已开始用细菌生产。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将继续向分子水平深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长期以来,几乎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发酵的原料,而到60年代增加了正烷烃、醋酸、醇类和天然气等。发酵的原料从依赖于农产品的状态转为从石油等矿产资源中寻找,从而实现了发酵原料的重大转变。;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细胞融合等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定向培育微生物开辟了新途径,微生物工程应运而生。通过DNA的组装或细胞工程手段,能按照人类设计的蓝图创造出新的“工程菌”和超级菌,然后通过微生物的发酵生产出对人有益的物质产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到细胞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能量的产生和转换;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分子水平上的形态建成、分化及其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方面。
近年来,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扩展到了新的或过去不引人注意的微生物类群和可更新能源方面,这使人们对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和甲烷产生菌的生理进行深入的考察,并从化能自养菌的研究扩展到利用硫杆菌进行微生物浸矿。;另外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寄生关系是人们多年来一 直注意的领域,尤其是共生固氮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能使石油氧化、农药降解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分解的微生物,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总之,每一新菌属和新现象的发现,都将为微生物生理学研究提供新的对象,开辟新的领域。;三、微生物生理与遗传育种的联系及对发酵工业的影响;(1)经典转化实验;;结论;(2)噬菌体感染实验;T2噬菌体的实验
;(3)植物病毒重建实验;;a 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标准TMV,得到它的蛋白质;
b 从TMV的变种HR通过弱碱处理得到它的RNA;
c 通过重建获得杂种病毒;
d 证实杂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来自TMV标准株。
e 杂种病毒感染烟草产生HR所特有的病斑,说明杂种病毒的感染特性是由HR的RNA 所决定,而不是二者的融合特征
f 从病斑中一再分离得到的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HR蛋白质,而不是标准株的蛋白质外壳。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杂种病毒的感染特征和蛋白质的特性 是由它的RNA所决定,而不是由蛋白质所决定,遗传物质是RNA。 ;;;发酵工业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基础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螺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