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不良反应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PPT

心脏毒性: 如格帕沙星引起动物Q-T间期延长,上市后经270万人临床应用出现12人因心脏毒性死亡,其中6人可能与药物有关,现已停止应用和在我国的临床研究 。 肌腱炎 主要表现为乏力感、CPK上升、血中及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为特征的肌肉痛。法国的资料显横纹肌溶示培氟沙星是引起肌腱炎最常见的喹诺酮药物,在对400例病例分析发现,以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培氟沙星治疗的病人中,均伴有肌腱炎或肌腱损伤发生,其中大多数的病人(7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肌腱损伤的出现通常从开始治疗到症状发作大约1~150d左右。 光敏反应 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受阳光照射可出现皮炎,白色人种较多发生。一般来讲药物结构以8位氟取代物的光毒性最大,8位甲氧基取代物光毒性最小。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或司帕沙星由于它们的结构中8位均由氟取代,所以通常有很高的光毒性[14]。新研制的喹诺酮药物由于注意了对药物结构进行改进使光毒性的发性率有很大降低,如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在对3460名使用左旋氧氟沙星不同年龄的病人进行观察中,仅发现1例光毒性反应(0.1%) 替马沙星事件 FDA在替马沙星上市后,相继收到与之有关的低血糖报告、溶贫伴肾衰及死亡的报道。ABBOTT公司在FDA专家会议上自动提出停止生产替马沙星的决定。 林可霉素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二重感染:伪膜性肠炎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作用点是全方位的,即对突触前、受体、通道及肌肉均具阻滞作用。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与麻醉药、肌松药、镇痛药、催眠药、镇静药、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及某些抗生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类) 等联用时,均可能因其各自的神经肌肉阻滞与中枢抑制作用的累加和协同,出现肌肉松弛加重、呼吸抑制或麻痹,心功能抑制,导致呼吸与心跳骤停。 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各种表现 菌群失调程度 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 名 称 一度:轻、可逆性,停药后可恢复 轻度腹泻或便秘 肠黏膜轻度充血,无炎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二度:长期、慢性、不能自动恢复 长期慢性腹泻、便秘或其它肠功能紊乱 结肠黏膜有不同程度、大小不等的炎症区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三度:极为严重,有称菌交替症。肠菌群全部消失而被某一种细菌如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主要被难辨梭菌代替 腹泻10~20次/天,粪便最多可达数升,有腹胀、腹痛、肠麻痹、严重脱水,全身症状明显,甚至休克 肠黏膜大片发炎、出血、溃疡、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引起腹膜炎,表面有大片假膜覆盖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严重的形式之一。 发病机制:由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的破坏,病原微生物的异常繁殖而引起腹泻。主要致病菌为艰难梭菌,产生的肠毒素(毒素A)和细胞毒素(毒素B),可导致结肠黏膜损害和炎症。 伪膜性肠炎 临床表现:要症状表现为腹泻,每日2~20次,大多数呈黄绿色水样便,少有脓血样便。常伴有腹胀、腹痛、发热、可伴有里急后重以及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巨结肠、腹水甚至麻痹性死亡。 预 后:起病稍缓慢,病程长,约3~4周。病死率30%,60岁以上者可达40%,应引起重视。 伪膜性肠炎 药物影响因素: 抗生素种类。 联合用药及疗程。 广谱抗生素 >窄谱 肠内高浓度>肠内低浓度 林可霉素>人工合成青霉素>头孢 联合用药品种越多,疗程越长,越容易发生 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 1. 停用相关抗菌药物。对于原发病必须继续使用者,可给予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大约22%的病例在停用抗生素后3 d内临床症状缓解. 2.抗艰难梭菌治疗。 首选甲硝唑250~500mg,口服或静滴,3/日,疗程7~14天。 口服万古霉素 125~500mg,每日3~4次。给药可采用口服、鼻饲管给药方式,不建议静脉给药。 3.发生腹泻后,应避免使用抗腹泻药,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避免用抗蠕动止泻药如阿片类和洛哌丁胺等,和避免应用吸附性止泻药如蒙脱石或含白陶土止泻药等。 糖肽类 耳毒性:耳鸣,饱胀感,听力减退或缺失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少尿。 过敏反应: “红颈综合症” 其他:可逆性粒细胞减少 代表药物: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耳毒性及肾毒性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 万古霉素能透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第8队脑神经损害,FDA对万古霉素安全性分级为C级,妊娠期应避免应用。 血药浓度监测:万古霉素峰值高于50mg/L,谷值高于10mg/L为中毒范围。 替考拉宁耳毒性及肾毒性发生率要低于万古霉素。 红人综合症 快速大剂量输注万古霉素时,可出现“红人综合症”,表现为颈根,上身,背,臂等处发红或麻刺感(组胺释放所致),也可伴随低血压,喘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替考拉宁与万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