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美术教学中自说—自画—自写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小学美术教学中自说—自画—自写能力培养研究的活动方案
仙游师范附属小学 杨益精
一、课题研究现状
1、目前国内对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层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局限在文化教学中,艺术教学中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说、写、画结合虽古已有之,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体提出这方面的策略研究还不多见。
2、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并由此产生教师主体观。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极大地压抑和破坏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本课题正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而提出来的。
3、重技能技法轻审美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教师过早地把教“术”作为课堂的要求,过分强调技能技法的训练,什么透视、明暗、色彩、比例、结构、构图等等,却忽视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任务。或者仅仅把审美作为点缀或幌子,认为可有可无。这种教师越俎代疱,把儿童思维纳入一个框框之中,把技术技能过分强调到不恰当的地位,从根本上失去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审美教育。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在认知上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艺术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艺术表现的能力。
2、在技能上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文学与绘画的整体效应。
3、在情感上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独立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良好的合作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4、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陆续编写“自说→自画←自写”教学成功课例。
三、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个重点强调、三个教学阶段、八种结合形式。
(一)一个强调:“自说→自画←自写”重点强调的是一个“自”字,因此本课题定位于自主参与学习,意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三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打腹稿。
1、讲故事导入。
2、组织小组自主讨论(讨论时可作简单的文字记录,便于小组汇报)。
第二阶段:构思造型
3、想想画画。根据讨论的内容,请学生用线条试着画画。要求大胆表现。老师巡视观察,并指名优秀学生上黑板画。(为其他学生创作提供素材)
4、简评学生的画,评出最好作品。
第三阶段:美术评论
5、自画自说。小组间的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作品有何特别之处,并把自画自说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展示全班学生创作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美术评论。这三阶段既独立又相互融合渗透,美术评论是主线贯穿始终。三阶段运动方式是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逐步提高。
(三)八种结合形式:
1、诗配画、画配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情景交融,诗意盎然是我国古典诗文特有的传统。诗配画简言之就是诗意变成画。适合《古诗配画》类教学,对诗意的理解是基础,而语言文字是理解诗意的根本,因此对学生说、写、画的要求较高。画配诗较之诗配画要求更高,是诗画结合的最高层次。
2、绘画日记。绘画日记又分为美术日记、日记画、日记组画,是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绘画默写造型能力。美术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记画是用图画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可以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日记画是用日记格式进行绘画,可以融入儿童想像因素,渗透儿童创造意识。日记组画是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两天或三天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从生活中有主题地选择和组合画面。
3、故事连环画。故事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过程的一种绘画形式,即“故事性连续的图画”。它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缩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故事连环画具有形象化、故事性强、通俗易懂、易于普及等特点,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说、自写、自画能力的培养。故事的内容很多如:寓言故事、传说故事、童话故事、民风民俗故事……。如可以把学生平时的绘画作品可发表在我校的网页上。
4、儿歌配画。儿歌,以其特有的节奏、韵律,向小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儿歌配画正是利用儿歌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把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儿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浙北名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数学课堂中错题本的使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ppt VIP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全国高考高校体育单招考试必备重点英语单词(复习必背).docx
-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押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