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 孙敏 谭延芹(通讯作者)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关键词】骨折 手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77-02   骨折切开复位术是用手术方法显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复位;并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选用各种内固定物,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称为内固定术。骨折切开复位后,一般多同时行内固定术。   1 骨科常用器械   骨科手术器械中除一部分普外常用的器械外,还有一些骨科专用器械。为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土要熟悉器械的性能。   1.1驱血带 为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失血现象,同时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操作,多采用驱血带压迫驱血。使用方法是先将患肢抬高于病人心脏的位置,以利血液流回心脏。一般高举患肢2~3min,然后在该高举位置下,由指或趾端开始用驱血带环形缠绕。   1.2止血带 有橡皮管止血带及气囊止血带两种。   1.3骨膜剥离器 又称骨膜起子,用于将附着在骨面上的骨膜及其软组织白骨面上剥开。   1.4三叉固定器 在进行骨折断端复位时,用三叉固定器可使复位后的骨断端维持复位后的位置。   1.5骨钻 骨钻有手摇钻、电动骨钻及组合式电钻(包括摆动式骨锯和往复式骨锯),可适应不同手术要求。骨锤、骨凿、骨刀。   1.6咬骨钳、咬骨剪 咬骨钳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其顶端咬骨部有尖嘴圆嘴及向左、向右弯曲不同角度、宽度等形状,有修整骨骼畸形、改形或去除增生骨质等用途。咬骨剪用于剪掉或修整骨端。亦有单关节及双关节两种,   1.7骨锉 骨断端不齐或边缘锐利时,用骨锉将不齐处、边缘锐利处锉平、锉圆。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器械简介、用途及护理配合   2.1不锈钢接骨板 护理配合时准备钢板折弯器,以便需要时改变钢板的弧度。   2.1.1普通接骨板:由铬镍不锈钢制成。有不同型号的8、6、4孔钢板,分别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尺桡骨、掌骨、指骨等。   2.1.2加压接骨板:用高强度钛基合金或钴基合金制成,有8、6、 4孔不同型号。   2.1.3支持接骨板:有“T”形或“L”形,主要用于骨骺和干骺端松质骨的骨折,对海绵骨有支持作用。   2.2螺丝钉 护理配合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必要时备大力钳。   2.2.1普通螺丝钉   ①皮质骨螺钉:其螺纹较密。主要用于骨干部位骨折。   ②松质骨螺钉:其螺纹较深,螺距较宽,能比较牢固地固定松质骨。多用于干骺端松质骨骨折。   2.2.2加压螺丝钉:是单独使用固定某些骨折特别的螺丝钉。如股骨颈骨折、股骨髁间骨折。   2.3骨栓 是两端部有螺纹的螺丝钉,两端配有垫圈及螺纹帽,多用于胫骨平台两向分离的骨折及肱骨髁间骨折。护理配合时要选择合适型号。   2.4不锈钢丝 多用于髌骨、尺骨鹰嘴、股骨大粗隆部骨折。粉碎性骨折可以用不锈钢丝环扎固定或与克氏针联合应用。用其他内固定器械的同时,加用不锈钢丝,将骨折片与骨折段缠绕在一起。   2.5骨圆针 其粗细、长短规格很多,直径小于1.5 mm的称为克氏针;大于1.5mm的称为斯氏针。骨圆针用途广泛,斯氏针多用于肢体骨折骨牵引。   2.6髓内钉 有“V”形髓内钉、“梅花”形髓内钉、Ender钉、双矩钉、交锁髓内钉等。护理配合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配套器械。   3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3.1体位 体位因骨折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总的要求是:①便于手术显露和操作;②不妨碍骨折的手法复位;③病人舒适。   3.2切口 切口部位选择的要求是:①显露充分,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愈合后瘢痕不影响功能;②不要选在皮肤下即有骨骼或骨突起的部位,以免日后瘢痕粘连及瘢痕性疼痛;③切口最好不经过关节,必须经过关节时,应采用“S”形切口,以免瘢痕挛缩而影响关节功能。   3.3显露骨折端 循某一显露途径递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电凝止血。递血管钳沿肌间隙分开肌肉或切开肌肉,直达骨膜。切开骨膜,递骨膜剥离器作骨膜下分离,即可显露骨折端。   3.4骨折区的处理及配合   递血管钳、组织剪清除凝血块与损毁的组织。与软组织相连的碎骨片原则上应保留,游离的小骨片或骨屑应清除干净,完全游离的大骨片不可丢弃,应用盐水纱垫包裹好以复位固定,以免引起骨缺损。两骨折端之间嵌入的软组织应予以松解和复位。新鲜骨折的骨折端无需修整,而对陈旧性骨折或骨折不愈合者,应递骨刀将骨折端修整,凿成新创面,并准备骨钻钻通骨髓腔。   3.5骨折复位 一般都在直视下,准备骨膜剥离器、持骨钳、骨折复位器等器械,利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