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在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非均质综合指数法在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以双河油田V下油组为例
摘要: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形成与分布的因素较多,若只从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去考虑,可能会影响对储层非均质程度的认识(宏观和微观)。文献中多局限在静态或动态角度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而动态和静态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少。为了充分考虑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分布的因素,本文在研究双河油田V下油组储层非均质性时,采用了主因子分析法选出了沉积微相、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油层的顶底微构造、目前的综合含水率和流动带指标等这7个参数作为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利用波的叠加原理在平面上对每个参数进行叠加便得出了非均质综合指数值。由现场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研究的成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地下分布状况,其符合率在90%以上。
关键词:储层 非均质综合指数 波的叠加原理 双河油田
双河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内,属于砂砾岩油藏。V下油组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产物。砂体横向变化大,注水开发效果差。该油田自1977年投入开发,至2006年3月综合含水率达95.3%,水驱效率为43%,部分开发单元水驱效率达59.9%,驱油效率已达经济极限,注水波及体积系数约为0.9。主力层已大部分水淹。为了稳产挖潜,提高油田的产量,就非常有必要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状况,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地质依据,因此,有必要对该油田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
1、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
储层的非均质性主要包括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就当前识别与预测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而言,主要还是从地质方面入手,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形成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具体的方法有:⑴沉积微相法,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确定研究区的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哪种沉积微相中,了解储油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井网分布关系来预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从而预测出储层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⑵储层建模相控技术法,该方法通过对检查井取心井段的四性关系分析,形成关键井储层参数的三维数据体,在沉积微相边界的控制下,应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勾绘出沉积成因的三维储层参数图,研究储层参数的三维空间展布,从而形成在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三维可视化,可较为直观地看出储层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方法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毕竟取心井和取心井段的数量限制了运用这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的代表性。⑶岩石物理相分析方法,所谓岩石物理相是指具有一定岩石物理特性的储层成因单元,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效应,它最终表现为现今的储层孔隙网络特征。强调的是“相”的概念,最终将落脚到研究不同岩石物理相带内的储层非均质性,即研究不同相带内储层的岩性、孔隙结构以及电性特征的差异,从而对该相带内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⑷储层流动单元法,储层流动单元是储层非均质性表现形式的一个层次,同一流动单元具有相似的孔隙特征、渗流特征。即使是同期沉积的同一砂体,由于某中原因可以使该砂体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物性或岩性夹层或隔层,从而可形成多个流动单元。因而,也就变向地研究了储层的非均质性。⑷储层物性参数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测井解释的结果,把反映储层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各种参数(如泥质含量、孔隙结构系数、孔隙度、渗透率、砂岩厚度等)经过一定的处理来反映其非均质性(如求取孔隙度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渗透率突进系数等)。
从这几种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中可以看出,每种方法在使用上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譬如,在表现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的选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笔者在研究双河油田V下油组储层的非均质性时,综合考虑了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的多种因素,采用了非均质综合指数法来识别和预测储层非均质性的平面展布,根据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值的分布特点来划分储层类型。该方法利用主因子分析法选出对表现储层非均质性作用贡献较大的参数,通过数据变换求得每个参数的权重,然后将每个参数在平面上按照波的叠加原理进行叠加,得到一个新的参数,即为非均质综合指数,不同综合指数门限值反映了对应的不同类型的储层其非均质性的强弱程度。这种方法较为全面地从不同角度去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种研究储层非均质性较为理想的方法。
2、非均质综合指数法的研究步骤
既然要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就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研究,即从层间和层内进行研究,那么,无论采用那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得把小层的分布状况弄明白,然后根据各自研究方法的原理进行研究。因此,非均质综合指数法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应该在地层分布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所需的参数提取和处理。
地层的划分 地层的划分是揭示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和认识单个含油砂体宏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机械制图》学科的学法指导.doc
- 用VBA制作生日提醒器.doc
- DIKO-8000电网能量管理系统.doc
- 《管理经济学》复习提要.doc
- 数控车床实训案例.doc
- 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教案.doc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java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doc
- 生活服务行业电子商务化报告(仅供参考).doc
- 2010年全国自考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模拟试卷(一)及答案.doc
- 基于垂直搜索引擎的考研资讯.doc
- 绿电2022年系列报告之一:业绩利空释放,改革推动业绩反转和确定成长.docx
- 化学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ERP项目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pdf
- 【研报】三部门绿电交易政策解读:溢价等额冲抵补贴,绿电交易规模有望提升---国海证券.docx
- 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pdf
- 绿电制绿氢: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武器-华创证券.docx
- 【深度分析】浅析绿证、配额制和碳交易市场对电力行业影响-长城证券.docx
- 绿电:景气度+集中度+盈利性均提升,资源获取和运营管理是核心壁垒.docx
- 节电产业与绿电应用年度报告(2022年版)摘要版--节能协会.docx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智能系统工程.pdf
- 如何进行行业研究 ——以幼教产业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