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停战以后》见证历史风云
经过认真思考与仔细琢磨,成荫将《停战以后》的风格、样式分别定位于纪实性与政论性,而两者在真实这一基本点上完全一致,因此严正而逼真就成为影片的基调。
读“毛选”产生创意
《停战以后》所再现的斗争历史,发生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和平协议墨迹未干,在许多地方就发生了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解放区进攻的事件,全国上下一片哗然。蒋介石迫于各方的压力,不得不约束自己的军队,发布了停战令,并组成专门负责进行军事调停的由共产党、国民党及美国代表参加的“三人委员会”,下设一个办事机构,名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再设若干执行小组,均由三方人员组成,负责各个发生军事冲突地区的监督、调处和交通恢复等工作。影片《停战以后》正是通过“军调部”这一特殊斗争形式的描述,对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前夕的风云变幻作出真实而形象的见证。
促成用电影艺术形式去反映这特殊而难忘的历史一页,是1960年9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出版。在该卷收集的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写的70篇著作中,有不少就是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到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对局势发展以及共产党态度、主张、方针等的精辟分析和重要指示。当导演成荫阅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相关著作的时候,心里不由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这时,成荫已是北影厂第四创作集体的艺术指导,他很快对未来影片作了初步构想,打算以南京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的分化与冲突:儿子参加八路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父亲在国统区做大学教授,对美国和国民党的“和平”存在着一定的幻想,作为具体反映的内容。
“安平事件”组成戏核
就在此时,为配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宣传、学习,曾参加1946年北平军调处谈判工作、解放后担任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的辛毅,撰写发表了《在“中立调处”的外衣下――忆安平事件》一文,以亲身经历的震惊中外的安平事件调处过程,充分揭露了美、蒋曾耍弄的又和谈又出兵的伎俩。安平是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村乡镇,位于平津公路东侧,是北平通往天津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属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管辖。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为抢夺胜利果实,匆匆从大后方来到华北,美国海军陆战队也以“帮助”中国遣返日俘为名紧跟而来。国民党和美国军队对八路军在平津公路走廊居于“卡脖子”位置十分恼火,早在安平事件之前,就曾向八路军冀东解放区挑衅十余次。作为共产党方面代表的军调部委员叶剑英,多次以备忘录的形式向美方委员饶伯森提出抗议,但美军并没有收敛,公然于1946年7月29日联合国民党军队,向安平解放区发动进攻,守军冀东14分区53团一部被迫自卫反击。是日午后,国民党和美方继续派出增援部队,并有美军飞机多架助战。八路军被迫撤出安平,美军和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该镇。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各方人士对美军直接卷入中国内战纷纷予以谴责,国民党和美方代表采取恶人先告状的手法,诬称美军在安平遭到共军“预谋”的伏击;中共方面则严正指出,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冀东地区不断配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攻导致的必然结果。为了弄清事件真相,军调部决定派出一个先遣小组进行调查,然后再组织正式小组进行调停,辛毅就是先遣小组中的共产党方面的副代表,曾到安平镇了解事件经过。后来调停尚未结束,国民党即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成荫认为以此为题材来表现这段历史,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特意约请辛毅根据亲身经历编写电影剧本。初稿很快写了出来,但写法有点像新闻报道,缺乏深入刻画人物思想情感的东西。特别是仅限于安平事件本身,较之于当时实际斗争反映的面不够充分,只是一些侧面或片段。于是成荫又和作者商量,确定以中共代表顾青将军个人的这段经历为主线,增加老教授谢宏、记者薛平、汽车司机、班县长等人物及情节,围绕安平事件的调处,展开与美、蒋方面的正面斗争。成荫不仅为作者出思路想点子,而且亲自动手帮助修改,辛毅非常感激,要把稿酬分一部分给成荫,但被成荫婉言辞谢。
值得一提的是,因片中有女翻译谢梅初这一人物,在“文革”中竟被江青点名是为王光美树碑立传,成荫被迫几次作检查。片中作为军调小组翻译的梅初以及与薛平相别八年重逢相恋,完全是以事实为基础虚构而成的。当年军调部因各个层级都有美方代表参与需要大量翻译,我方除动员来自解放区的人员尽可能拾起久已荒疏的英语,还吸收了地下党输送来的进步对象,其中有两对后来结为革命伴侣,但绝非亦是受地下党组织委派前来担任翻译、撤退至解放区后成为刘少奇夫人的王光美。对于江青牵强附会横加罪名,成荫感到啼笑皆非,他对办案人员说:“我要知道那个女翻译写的就是王光美,我都不敢这样拍。因为女翻译同人谈恋爱,我能同国家主席(刘少奇)开这个玩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