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国家财政 中国财政史.pptVIP

第一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国家财政 中国财政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国家财政 中国财政史

第一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国家财政 本章要点: 国家财政萌芽的出现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收入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支出 第一节 国家财政萌芽的出现 一、国家萌芽的出现 1、部落联盟(国家雏形): (1)原始人群(170万年前):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2)母系氏族社会(五万年前): 1)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一切生产资料都归氏族成员所有,贫富与共,没有剩余产品。 (3)父系氏族社会(5000年以前):黄帝、尧、舜、禹时期 1)农、牧业分工 2)剩余产品出现 3)展开神事、军事、民事工作 二、中国财政制度的形成 1、黄帝、尧、舜时期:随机性的贡、献 贡宝玉、贡弓箭;献白环玉块 2、禹时期:开始形成贡赋等财政制度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财政特征与财政收入 一、奴隶社会经济与政治特征 1、夏、商、西周三代,约1299年 夏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实行奴隶制度 3、以农立国:农业、畜牧业 二、夏、商、西周时期财政特征 1、土地王有 (1)天子:土地所有权 (2)诸侯、卿大夫、士等奴隶主:土地使用权,不能买卖和转让 (3)奴隶主受封土地后,承担各种义务 定期朝觐、缴纳贡赋、奉命出征 “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2、制定贡赋 (1)贡赋:“禹别九州岛,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 (2)助、彻:对劳动者征收的田税和力役 3、分田制禄 以分田赐奴作为贵族和各级官吏的俸禄,不再另拨经费 4、公私不分:国家财政与王室财政不分 三、夏、商、西周的财政收入制度 (一)夏朝的贡法 贡:即以下献上。中国税收的胚胎阶段 任土作贡:以本地所出产的土特产品贡献给天子 缴纳方式:五服制。即按各地诸侯的土地距离王城的远近,划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如: 甸服:距王城五百里内, 侯服:甸服以外五百里 甸服 贡的特点: 是一种按照土地及产量课征的实物税。 贡具有无偿性,也带有强制性 (二)商代的助法 助:一种“井田制”征税办法,奴隶不直接以实物纳税,而是以劳务方式纳税。即耕田时先种公田,后种私田。公田收获全部归奴隶主和国家所有 (三)周代的彻法 (1)彻:是西周时期一种以实物形式上缴的田赋税种 1)土地税: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 2)工商税: 关市之赋:最早的关税形式 山泽之赋:山林川泽的产品课税 军赋:临时性税收,只在战争时期才开始征收 币余之赋:主管官吏制作官府所需器物后剩余的钱征税 第三节 三代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支出项目 1、军事支出 2、俸禄支出 3、祭祀支出 二、西周财政支出原则 1、遵循节约 2、收支对口 第四节 三代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关于农用八政 一曰食:涉及百姓的衣食大计,属于厚农重谷之策 二曰货:涉及商业流通、市场有无,属于懋迁有无之政 三曰祀:祭祀,表示君权神授、涉及江山社稷的大事 四曰司空:涉及度土居民之政 五曰司徒:涉及教育、选择官吏之政 六曰司寇:涉及立法惩奸之政 七曰宾:涉及交际往来之政 八曰师:涉及寓兵于农之政 中国财政史 财政与税务学院 彭锻炼 pengdl315@国家“十一五” 规划教材 作者:孙文学、齐海鹏等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纳米 五百里 纳粟(有壳的谷粒) 四百里 纳桔(只要禾穗) 三百里 纳銍(不带根的谷物) 二百里 纳总(谷类,根茎叶一块缴纳) 一百里 邦甸之赋 工事之式 邦中之赋 宾客之式 邦都之赋 祭祀之式 资金来源 支出项目 二、三代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及职官设置制度 夏王朝的官制:分为宅乃事、宅乃牧和宅乃准三类 宅乃事设有司徒、司马、司空三种官职 司徒分管财政,司马分管军事,司空分管水利灌溉 商朝:明确地区分中央和地方两级 中央行政机构分为卿事寮和太史寮两大部分 另有“百僚庶事”的设置 管理军事的师(即司马),管工程的司室(即司空),管土地的多田亚、小耤臣等(属司徒一类官职) 西周时代:两大系统——天官冢宰、地官司徒 1.天官冢宰系统 主管财用的属官有大宰、小宰、宰夫等 主管会计之职者有司会和司书 主管府库之职的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 2.地官司徒系统 总管赋税之职的有大司徒、小司徒 分管不同赋税项目之职的有载师、闾师、县师、遂师 主管杂税及平衡财货的机关有廛人及泉府 三、财政量入为出和建立储备制度 四、救荒制度与保养百姓制度 五、上计及会计制度 六、平抑物价制度 胥师是管理市场的职官之一,职责是平抑市场物价 贾师是掌握商品买卖的政策 司武虎是掌管市场治安的职官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