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充溢着悖论的影像记录
【摘要】人类学电影大师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被电影史学家看作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纪录电影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类学电影。导演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充满着对爱斯基摩人生存状态人类学意义上深情关注,又让人们以视觉感知的方式看到北美爱斯基摩人原始的传统生活情景。由此引发人们对“野蛮/文明”,“民族志写作模式转变”、“事实/虚构”三方面悖论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人类学电影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悖论
弗拉哈迪,全名罗伯特?弗拉啥迪(1884-1951),美国电影导演,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一位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以浪漫主义的眼光和探险家的品性追寻纪录片艺术和人生真实的导演。一生酷爱探险活动,曾五次到加拿大东北部与格陵兰岛之间的巴芬湾一带的爱斯基摩人部落从事探险活动,熟悉并热爱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代表作有《北方纳的努克》、《摩阿纳》、《亚兰岛人》、《路易斯安娜的故事》。
1910年他奉命到阿拉斯加的哈德逊湾去探矿。随身带了一架摄影机,在北极海岸拍下了一些爱斯基摩人生产、生活的情景,但胶片却毁于一场大火。1920年,在法国皮货商的资助下,他再次回到爱斯基摩人的村落中,重新拍摄了一部影片。这部影片就是弗拉哈迪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人类学电影《北方的纳努克》。
从电影史的角度看《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上第一部将镜头对准一个以纳努克为首领的的爱斯基摩人部落,表现“那些与自己居住的土地和环境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的爱斯基摩人的灵魂的电影”:在《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影片中,弗拉哈迪大胆使用非职业演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创作,是世界纪录电影史上的首创:而且《北方的纳努克》为日后纪录电影的创作提供了长镜头摄影、跟踪拍摄的经验等等。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充溢着悖论的电影。
一、野蛮/文明
伴随着普遍的文化寻根热潮,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甚至是思想家开始了对“文明,野蛮”二元对立模式的的反思与质疑:现代人自以为然、理直气壮地用来反正自己作为文明人的所谓“文明”真的要胜过那种与文明相对的、明显带有贬义的“蒙昧”与“野蛮”?现代就意味着“文明”,原始就意味着“野蛮”……
事实上,20世纪初的人类学研究者们习惯性地把他们认为欠缺文明的地区的居民叫做“野蛮人”,并把它们见到的、意识中早已既定的,与自身所处社会发展极不同的、欠缺文明的地区叫做“原始社会”或者是“野蛮社会”。甚至以社会和技术发展的状态作为区分文明与野蛮的依据,列举出了野蛮社会的“主要特征”[1]:1比较孤立:2小规模:3分工不发达:4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尚未充分发展:5技术水平低:6无文字。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以纳努克为代表的爱斯基摩人的形象却不完全是理论家心目中那样的原始和野蛮。相反,他们是智慧的、坚韧的。在影片《北方的纳努克》的字幕中有这样一句:“在纳努克的众猎犬中,地位最高的那只开始在雪暴中仰天长嗥,这代表了北方人的悲凉情绪”。但是我们在《北方的纳努克》的众多的特写镜头中看到的,却是那些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微笑,没有丝毫惧怕和忧虑。而且,弗拉哈迪的妻子曾经回忆说,“有时,摄影机掉进海里,需要拆开所有部件,经过彻底清洗后在组装复原。幸好这些爱斯基摩人天性聪颖,对机器有悟性,经常是他们帮助鲍普(弗拉哈迪)化险为夷,当鲍普怎么也无法组装起那台快门结构复杂的阿里弗莱克斯摄影机时,便将零部件交给托米,还是孩子的托米竟奇迹般地把他们组装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爱斯基摩人群体,我们还能说他们是蒙昧的、野蛮的吗?
然而《北方的纳努克》中也不乏一些让人惊讶的镜头,他们捕鱼类甚至是海象的时候用的是鱼叉,当捕获鱼类的时候竟然本能地用牙齿将其要死,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影片中有一个画面:纳努克一家在冰砖房里上下两辈人都半裸合睡,其中还包括看似已经成年待嫁的大女儿。
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更是出现了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当他们看到自己出现在弗拉哈迪的照片上的时候。大多会把它反过来掉过去地看,大惊失色:当他们看弗拉哈迪拍摄的样片,看到纳努克与海象格斗的场面时,在场的男女老少便会齐声大喝“来,抓住它”,并踢开身边的椅子,冲向银幕,帮助纳努克……
这种情况下,评价这样一群爱斯基摩人,用“原始”和“蒙昧”好像又并不过分。
二、民族志写作模式的转变
当《北方的纳努克》出现在人类学家的面前时,理论界一片欢腾。认为《北方的纳努克》的出现标志着民族志写作,由经典的“现实主义”模式转向了“反思”模式。这些反思的东西统统称为“实验民族志”,实验民族志与之前的民族志最大区别就在于采用非整体性方法,带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