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药物学绪论 药理学课件
药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2. 食物、药物、毒物关系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生物利用度 F: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 主动转运方式影响药物的排泄较大,与药物的吸收关系不大。如青霉素从肾小管的主动排泌等都属于这种转运类型。与丙磺舒合用时,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易化扩散指顺浓度差的载体转运,不耗能。如体内葡萄糖和一些离子(Na+、K+、Ca2+等)的吸收,其转运的速度比脂溶扩散要快。 另外,极少数药物还可通过膜动转运方式转运,如胞饮和胞吐。 定义: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药物的吸收 常用的给药途径:消化道给药 影响因素: (一)药物方面 1.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 一、口服给药 4. 首关消除(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2.药物剂型: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 3.药物制剂:药物崩解度、添加剂、稳定性、F等。 6. 其他:胃肠内pH,药物在胃肠中相互作用、食物等对药物的影响。 5. 吸收环境(胃肠方面):①蠕动功能;②吸收表面积、血流量、病理状态等。 三、舌下给药 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易被破坏或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二、直肠给药 经直肠给药仍避免不了首关消除。吸收不如口服。唯一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因可经痔上静脉通路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 四、注射给药 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适用于在胃肠道易被破坏或不易吸收的药物(青霉素G、庆大霉素);也适用于肝中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硝酸甘油 )。 但有些药物注射后因为注射部位发生理化性质改变,导致吸收障碍和注射部位的不适或疼痛,吸收反而比口服的差(地西泮、地高辛、苯妥英钠)。 五、吸入给药 气体和挥发性药物经呼吸道直接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如吸入麻醉药(乙醚)等。 六、经皮吸收 仅脂溶性极强的有机溶剂和有机磷酸酯类。皮肤单薄部位(耳后、胸前区、臂内侧等)或有炎症病理改变的皮肤,经皮吸收增加。 药物加入促皮吸收剂如氮酮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 第三节 分布 定义:指吸入血液的药物被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作用快慢和强弱取决药物分布进入靶器官的速度和浓度,消除的快慢取决药物分布进入代谢和排泄器官(肝脏、肾脏)的速度。 第二节 药物量效关系 一、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 (一)药物剂量 1. 无效量:不出现效应的剂量。 2.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引起效应的剂量。 最大有效量(maximal effective dose): 药物产生最大效应所需使用的剂量。 极量(maximum dose) 国家药典规定对某些药物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 5. 治疗量(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 6. 最小中毒量:刚引起中毒的剂量。 7. 致死量(lethal dose): 导致死亡的剂量。 作用强度 最小有效量 最大治疗量 最小中毒量 致死量 常用量 无效量 剂量 安全范围 治疗量 中毒量 极量 最小致死量 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连续增减的量变。用具体数量或最大 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 表示 。 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 (二)量效曲线 :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药效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表示药效随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2)效能:指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此时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强。 强度高的药物,用量小,而效能大的药物疗效较好,各有特点。一般来讲药物的效能更为重要。 (1)强度(效价):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剂量与效价成反比。 利尿药的作用强度及效能比较 1000 0.1 0.3 1 3 10 30 100 300 剂量(mg) 200 0 50 100 150 环戊噻嗪 氢氯噻嗪 呋噻米 氯噻嗪 返回 200 0 50 100 150 (4)半数效应浓度或剂量(ED50):反映药物的作用强度。 ?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生有效的作用所需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中毒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