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述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概述1PPT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王 海 英 wanghy178@nenu.edu.cn;课程考核;心理学各领域中研究人员比例;心理学各领域中从业人员比例; 参 考 书 目 1、《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伍新春主编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姚本先、伍新春主编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张明编著 4、《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蒋奖编著 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吴增强、蒋薇美著;二、心理健康的内涵(Mental Health) (一)医学角度的界定 根据临床学标准,即无生理病理性变化 (二)心理学家的观点 Freud Adler Fromm Msalow (三)西方研究者们的诠释;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English 3、心理健康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Menninger (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佐斌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胡江霞 “和” 金勇,郭力平 ;(五)我国现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张春兴 刘华山 郑日昌 (六)较一致的看法 1、狭义 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 2、广义 以能促进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三、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三个基准 1、平均基准 2、病理基准 3、价值基准; (二)四个指标 1、个人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是否同多数正常人相符合 2、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与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共同的规范 3、个人心理活动的机能是否能保持对环境的适应 4、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否良好;四、心理健康者的特征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 1、学习生活适应良好 2、初步正确评价自己 3、初步具备自控能力 4、愿意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5、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 6、行为方式同小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相符合;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 1、认知能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自我意识健康 4、意志品质健全 5、个性结构完整 6、人际关系和谐 7、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和特征时需注意 (一)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二)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三)心理健康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尺度;六、心理不健康的划分 (一)心理困惑 由于经验不足或教育不当造成的轻微心理问题 适应不良 人格偏差 (二)心理障碍 由于心理创伤所造成的心理失常 1、神经症 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的一组心理障碍;(1)抑郁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6)神经衰弱 衰弱症状 兴奋症状 情绪状态 紧张性头痛 睡眠障碍 失眠 多动症;2、人格障碍 变态人格,自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3、性心理障碍 性变态,指寻求性的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异于常态。; 异性服装癖 易性癖 (三)心理疾病; 第二节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高尔顿:;华生: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 在18代的遗传过程中“聪明”老鼠和“笨”老鼠走??宫成绩的变化;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 的智力的关系(%);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遗传机制缺陷:发展障碍;遗传机制缺陷:精神障碍;(二)体质因素的影响 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四)器质性因素 感染、脑损伤、躯体疾病等等 ;二、社会因素 (一)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1、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方式 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4、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 (二)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三、心理因素 (一)心理冲突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二)特殊的人格特征;(三)防御机制 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无意识手段 ;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