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吴贤驹
(广州市增城新塘医院 511340)
【摘要】目的:探讨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长管状骨骨折患者72例,分为高能量创伤组和低能量创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分别评价疗效。结果:高能量创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91.43%)与低能量创伤组(94.59%)无统计学差异,Pgt;0.05;高能量创伤组关节僵硬发生率(17.14%)高于低能量创伤组(5.41%),Plt;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与低能量创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能量创伤长管骨骨折患者采取有效手术和固定方法,可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高能量创伤 长管状骨骨折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3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高能量导致长管状骨骨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因骨骼、软组织、血管等受损严重,波及范围广[1],治疗难度和预后困难增加。本文对比研究高能量创伤与低能量创伤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长管骨骨折患者72例,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所受创伤程度分为高量创伤组和低能量创伤组。高能量创伤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7.4plusmn;2.5)岁。骨折分型:I型患者骨干骨折,共11例;II型合并有骨的一端或两端骨折,共13例;III型关节处粉碎性骨折,共11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4例,桡尺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9例。低能量创伤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5.3plusmn;1.9)岁。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5例,桡尺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1例。
1.2治疗方法
高能量创伤组: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手术及固定方法,I型:骨折移位不大,不采取手术剥离,采取髓内钉法固定,固定5~8周;II型:可采取螺丝钉并钢板法固定,处于钢板中部骨折不此案去剥离处理[2],固定4~7周;III型:及时清洗粉碎骨,可选取解剖型钢板固定,固定5周。患者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可做适当功能训练。
低能量创伤组:创伤程度低于高能量创伤组,可采用常规手术及加压钢板法内固定,固定4周后可进行适当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治疗有效性:显效、有效、一般。显效:骨折愈合正常,无畸形愈合,无疼痛感,患肢缩短小于1cm;有效: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度小于50%,且有轻微疼痛,患肢缩短距离在1~2cm之间;一般:骨折呈畸形愈合,关节功能未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受限大于50%,有疼痛感,患肢缩短距离在2~3cm之间[3]。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术后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关节僵硬等。
1.4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观察指标均采用SPSS17.0作统计分析,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采用N%表示,若Plt;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效性评价
两组患者随访5~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5plusmn;1.1)月。治疗有效性评价如表1所示,两组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评价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一般 总有效
高能创伤组 35 15 17 3 32(91.43)●
低能创伤组 37 19 16 2 35(94.59)
注:与低能创伤组对比,●Pgt;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2所示,高能创伤组关节僵硬发生率(17.14%)高于低能创伤组(5.4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与低能创伤组无统计学差异。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别 例数 骨折畸形愈合(例/%) 术后感染(例/%) 骨折延迟愈合(例/%) 关节僵硬(例/%)
高能创伤组 35 2(5.71)▼ 2(5.71) 1(2.86) 6(17.14)▲
低能创伤组 37 1(2.70) 2(5.41) 1(2.70) 2(5.41)
注: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及技术解决方案.pdf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生成式AI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教学决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pdf VIP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2章 选: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pptx VIP
- 2025年中国食品级碳酸氢钠数据监测报告.docx
-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教授——程林同志事迹材料— .doc VIP
- 高中物理竞赛-话题5:多质点在动态多边形顶点的相遇问题和多解问题.doc VIP
- 《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