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张芹 周新玲 李冰 (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特检科 山东淄博 255213)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恶性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恶性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声像图特点。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纵横比(L/S)边界,淋巴结门是否存在,是否坏死,血流信号及多普勒PW特征。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长径与横径之比L/S<2,边界清晰或欠清晰,可见融合,内部回声为不均匀低回声,有的病灶可见液化,髓质偏心或消失,CDFI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分型为Ⅲ型、Ⅳ型,RI>0.7。结论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能对恶性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判断转移淋巴结发生部位及周围邻近血管关系,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全面、简便、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定性问题一直是各种影像技术的难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治疗前确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及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无放射性,可反复多次检查,尤其对临床触诊阴性的病例,已成为一种重要而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6年8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186例,均经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肺Ca 118例,食道Ca 38例,胃Ca 10例,甲状腺Ca 13例,鼻咽Ca 5例,鄂部腺样囊性Ca 1例,恶性黑色素瘤 1例,均行颈部超声检查,确诊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98例,年龄19-81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23例。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0-12.0MHz,调节为浅表线阵探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设条件为浅表器官检查条件,聚焦位置处于颈部淋巴结的深度水平,调节血流速度和壁滤波以显示低速血流,彩色增益调至不出现彩色噪声的最大水平,能探到最多的血管。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根据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第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第Ⅱ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第Ⅲ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第Ⅳ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第Ⅴ区: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第Ⅵ区:为内脏周围淋巴结。然后按分区有规律进行扫查。对超声诊断的转移性淋巴结,应用灰阶超声观察其二维特征,并记录位置。再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把血流状态分为5种类型: I型为淋巴结门型:可见一条细小彩色血流由淋巴结内伸入,可有1-2条短小分支;Ⅱ型为树枝状血流型,可见一条粗大彩色血流由淋巴结门深入淋巴结中部并发出多条分支;Ⅲ型为周围型,淋巴结包膜下可见多条彩色血流;IV型为网状血流型,淋巴结内见网状彩色血流;V型为无血流型,淋巴结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1]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图像表现
颈部探查见肿大淋巴结,内部呈不均匀性低回声,部分为液实性混合回声或无回声,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径与横径之比(L/S)lt;2,淋巴结皮质不均匀性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本组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98例,单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73 例(74.4%),双侧14例(14.4%),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7.1%),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4例(4.1%)。(25.5%),其中肺Ca淋巴结转移单侧锁骨上窝41例,双侧锁骨上窝14例,食道Ca、胃Ca淋巴结转移左侧锁骨上窝32例;鼻咽Ca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Ca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6例,鄂部腺样囊性Ca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恶性黑色素瘤单侧颈部淋巴结1例;最大者为3.0x1.9 cm,最小为0.6x0.6cm 。
2.2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68例(69.3%)患者,其中121枚转移性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以周围型为主,血管粗细不均且走行紊乱,(Ⅲ型),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只显示I型或Ⅱ型。大多测及血流频谱呈高阻型,RI>0.7。
3.讨论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淋巴结肿大则是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直接征象和标志。在恶性肿瘤的TNM分期中,淋巴结肿大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它关系到能否对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准确分期和正确选择治疗的关键问题。
颈部淋巴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