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田宏薇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电诊科 114005)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13-01
自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十年间,我们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发生于颈部及躯体浅表神经走形区的肿块进行检测,重点探测其两端有无连接神经,结果发现10例神经鞘瘤。
一、资料与方法
10例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均系我院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1-45岁,平均31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发生在颈丛2例,臂丛3例,桡神经3例,腓总神经2例。5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5例神经分布区有疼痛麻木感。
仪器:全部使用美国GE 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10HZ。
检查方法:首先寻找肿瘤,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包膜、内部回声、后方有无回声增强效应及邻近组织的关系,然后沿肿瘤长轴仔细寻找所连接的神经,并测量肿瘤近侧与远侧端神经干直径。同时辅以触诊,以了解神经干分布区有无疼痛与麻木感。再用CDFI观察肿瘤内部血流情况,同时鉴别肿瘤两端连接结构是否为血管。
二、结果
10例神经鞘瘤均发生在浅表部位,其超声表现如下:
1.大小及形态:肿瘤最大4.2times;3.5cm,最小1.2times;1.0cm;5例呈梭形,5例呈类圆形。当神经干受肿瘤压迫后,引起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使神经干水肿增粗,与周围组织回声形成良好对比,则超声很容易显示肿瘤附近的神经。
2.回声改变:10例均为低回声团块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其中6例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簇状或云团状回声,3例有不规则无回声区;9例包膜完整,1例包膜回声不完整。
3.肿瘤与连接神经的关系:6例位于神经干中央,4例向神经干一侧突出;6例肿瘤两端显示连接神经,4例肿瘤仅近端显示连接神经;连接神经最粗直径4.0mm,最细直径2.3mm。
4.CDFI: 1例桡神经鞘瘤包膜不完整,且血供较丰富,其余9例血供稀疏。
本组10例术前超声均明确提示神经鞘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相符。
三、讨论
目前,对浅表部位的肿瘤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各类肿瘤的手术方法、难易度及预后不同,因此术前对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做出准确判断至关重要。文献曾提及在肿瘤长轴两端发现低回声尾状神经回声是确定神经源性肿瘤的重要征象[1.2],但其发生率较低。通过观察正常的浅表神经,发现臂丛神经最易辨认,四肢神经因与肌梭和肌腱走形一致,需十分熟悉每一条神经的走形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发包方可辨认,当神经干受肿瘤压迫时,引起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使神经干水肿增粗,与周围组织回声形成良好的对比,则超声很容易显示肿瘤附近的神经,。本组显示肿瘤近端连接神经10例,远端连接神经6例,另4例未显示远端连接神经,可能与近端连接神经水肿增粗,远端连接神经受压变细有关。分析肿瘤连接神经显示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超声设备分辨率不够好或肿瘤发生部位较深;操作者对寻找肿瘤两端的神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扫查不够细致;肿瘤体积太大,使探头与神经干不能够保持垂直状态;肿瘤近端紧贴椎间孔,远端神经受压变细,不易被超声所显示。
对发生在颈椎旁间隙、锁骨上区及体表神经走形区的孤立性类圆型或梭形低回声团块都???高度怀疑神经源性肿瘤,需仔细寻找连接神经。若肿瘤内部有簇状或云团状中至高回声,同时伴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一端连以尾状神经者,则可诊断为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有助于神经鞘瘤与淋巴结的鉴别,后者血流信号经淋巴门呈分支状排列,具有典型的淋巴结血供特征,而前者血流信号多稀疏,分布无规律。
参考文献
[1]柏宁野,戴光华,郑辉.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声像图与鉴别诊断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2;309-311.
[2]曾炜,王弘士,朱世亮,等.颈部颈丛和臂丛神经鞘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819-8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