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白石艺术的造型特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齐白石艺术的造型特点
甘肃省武山县马力中学 741317
摘 要:齐白石,中国现代著名艺术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他主要凭借自学奋力搏击于艺海,于诗书画印均有独特不群的造诣,尤其是在花甲之际,以超凡脱俗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衰年变法,自创门派,一扫明清“四王”以来崇尚摹古、墨守成规的画坛旧习,开现代中国绘画新风,影响深远。
关键词:齐白石 艺术造型 民间性
一、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白石老人有句非常经典的画论,那就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话是齐白石在91岁时提在画上的跋语,是被无数后人持为圭臬的标志性造型理论。也是齐白石终其一生最为经典的,最为本质的,最为自我的认识。既是他的造型观,又是他的整个艺术格调。齐白石提出“似与不似”理论的目的是欲沟通世俗的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这是一个中和的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他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或者说是审美的中界点。是中国绘画造型继“传神论”之后的又一伟大理论贡献。
白石老人不仅倡导形神兼备,而且身体力行去实践,把自己的说法统一到他的绘画实践中去。他一生勤奋作画数以万计,一再证实遵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绘画艺术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说到白石老人的艺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首先是他的虾,虾是他最具知名度的符号。但是,齐白石笔下的虾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的,他画的是河虾和海虾的结合体。他把河虾的长钳与海虾的透明结合在一起。为了画出形神兼备的虾,亲自养虾,长期观察和写生,最终提炼成久负盛名的齐氏虾。齐白石从14岁在星斗塘里洗脚,被虾蛰得流血以后,便经常到塘边观察虾的姿态,开始模仿着画虾了。但直到80岁,他才把笔下的虾完成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达到了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境地。白石老人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夺其神韵,营造出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
二、 我行我道、我有我法——“红花墨叶”派
“我行我道、我有我法”是齐白石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但怎样理解“我行我道”呢?
按字面理解无非就是:我用我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艺术风格之路。57岁定居北京的齐白石,在卖画受阻、陈师曾劝说等多重因素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了“衰年变法”,终于冲破了前人的羁勒、破茧而出,开创出极具个人风格特征的“红花墨叶”派,他的艺术也因此进入了“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至高境地。
“红花墨叶”并不是什么纯形式,它负载着红、黑对比的热烈的民间审美观念,更负载着内在的追求,这内在的追求便是他的乡心,是“客久思乡”、“望白石家山难舍”的真实情感,把对乡土风物真切的爱恋,对家园的一草一木的眷恋,把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一切作为了画题、诗题,融入了他的绘画里。
齐白石的“我行我道”、“红花墨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直被赋予着吉祥的寓意和精神的象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齐白石时代。齐白石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限,将取材范围延伸、扩展到了传统之位。这些都是传统绘画中不曾出现、为文人士大夫不屑一顾的东西。却在齐白石的笔下显得有趣、生动,妙不可言。他把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描绘出来,化平凡为高雅、化腐朽为神奇。
三、真切朴实、轻松幽默——绘画中的“民间性”
艺术的母系在民间,一切高雅艺术均发源于民间艺术,中国画艺术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历经五千年文明洗礼的国家,有着无比深厚的特殊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历来崇尚美、创造美,丰富和繁荣了中国独特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在日常生活中有它独特的自身价值,人民的日常生活不能没有朴素的美术。齐白石出生于满清封建没落社会时代,他生活的环境所受到的影响就是中国式的民间美术。受民间美术的熏陶,他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绘画中,他将“民间味”带入到了古老的文人画创作中,冲破了明清以来文人绘画的孤芳自赏,使文人绘画有了人间烟火。他画的菊花雏鸡、藤萝蜜蜂、荷花双鸭,是那样宁静祥和,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画的蔬菜蟋蟀、丝瓜蚱蜢,源自于他儿时田园生活的体验和记忆。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自己的“亲目所见”和“亲手所为”,许多带有他童年生活的印记。这些作品真挚、朴实,洋溢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他的画完全是真情实感的表露,他的画一派天真,风趣幽默,充满智慧,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给人一种只能体会不能言传之感。
参考文献
[1]吕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