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旅行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责任的旅行等   负责任的旅行   大老虎      毫无疑问,旅游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及周围的社区,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然而,当我们言及“当地人变了”的时候,似乎很少反思自己作为一个旅行者应该对此承担的责任。   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我们之所以都不愿意再去那些已经被“开发”的地区,恰恰是因为作为游客之一的我们在不经意间就破坏了一切。不想重蹈别人的覆辙,但又没有勇气另辟蹊径:想体验传统文化,但又不愿意放弃已经习惯的舒适。当我们看到传统村庄的住房,交通和衣着都趋于现代化的时候,通常会感到失望,但这一切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我们却从未产生过质疑。   三十年前,当第一批游客来到丽江的时候,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到来会为这个高原深处的小镇带来何其巨大的影响,接踵而来的摄影者,背包客逐步让这里起着变化,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见到旅游业给当地传统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这里的纳西族小伙子已经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学习园艺,雕塑、音乐和文学,而是每天沉迷在四方街的大小酒吧,除了商业需要或表演,从当地人的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得到纳西文化的影子和痕迹。找一个纳西族的女孩子调情,或者被一个纳西族的帅小伙吸引而做上几天的临时情侣,对某些旅行者来说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都市人浮华的生活方式轻易就颠覆了他们的传统。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尼泊尔,60年代大批涌入的嬉皮士在加德满都的老城里住下来,他们沉迷于大麻和酒精,奇装异服和放浪不羁的生活方式很快就俘虏了大批尼泊尔青年,直到有一天国王下令禁止西方人入境。   如果这些故事离我们还很遥远的话,不妨看看那些偏僻的乡村和山野里游荡着的“山友”,红红绿绿的服装和背包,高声大气的外来口音和奢侈浮糜的消费方式无一不在对当地产生影响――真正的淳朴和风度需要积累和沉淀,商业社会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貌似淳厚的人性,背后往往暗藏着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丑恶。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要做的是如何让他们尽量减少这种影响的负面效应,或者说,用一种更为妥当的方法去宏扬当地文化中美好的一面而抑止丑陋的一面。   如果你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去做,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朴素而低调地旅行,首先学习穿着装扮像个当地人,然后是行为举止,再后是思考和行事的方式,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之中,学习做一名悄无声息的旅行者,是负责任旅行的第一步。   户外犀牛曰:作为一名游客,应当尊重当地人们的权利和信仰,并尽量减少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在游览时会勇敢地探索新的道路,但在这种探索之中必须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一课就是如何进行一次负责任的旅行。      要环保   李松涛      “不乱扔垃圾”被很多人奉为“环保”的信条,这当然是不错的,至少说明二十年前“五讲四美”运动深入人心,威力波及现在。不过遗憾的是山野遍及的垃圾似乎又在跟这二十年的教育开着玩笑,大概5000年的悠久文明也是包括“乱扔垃圾”这一条的,是以改起来特别得难。   户外人士显然是要高明很多的,除了发出“素质啊”,“修养啊”之类的喟叹,尚有不少人士组织上山拣垃圾的活动,此举利国利民,更利于乱扔垃圾的登山者,至少可以平衡一下“乱扔”之后的负疚。不过拣的人少,扔的人多,此举显然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勤擦屁股不如多加教导。所以前几日去市郊登山时发现山道边上多了好些钉在树干上的塑料牌:“注意环保”加几个“!”,这是简单的,复杂一点,就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在树干上钉牌子的仁人志士们除了脚印,还留下了若干塑料牌和树上的钉子,塑料牌上自然还有“XXX宣”的大名――明眼人都知道,此举的广告意义大于教育意义,不知道热情宣传乐于教人的“XXX”们是不知其故而为之呢,还是明知其故而为之。基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希望是前者,但出于对人性奸诈与虚伪的悲观看法,我又往往认定是后者――去年某地产公司“千人登香山,康乐环保行”不就是这样的翻版吗?宣传单背面印了几条“LNT(1eave no trace中译:不留痕迹)”的环保法则点缀正面倒是绿压压一片“环保色”的楼盘广告,至于那片几人高的“环保签名墙”签完之后又不知道扔进景区的哪个垃圾桶里成新的污染了。   自然,打着“环保”的旗号卖乖也不仅仅是“XX公司”的发明,21世纪环保是个好词,所以大家都要争当有责任心的现代人――至少面子上要像。这种标榜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乱扔垃圾”这种《小学生守则》里的要求对户外人士来说显然有些过时,所以穿环保衣,用环保纸,买环保车的人群不断增加,再发展下去,吃环保餐,喝环保酒,睡环保床等等好事也就快来到我们身边。然而,甚少有人去真正思考环保问题的真正根源。工业化的双刃剑使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接受惩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