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壁画中的“祈雨图”及有关问题探讨.docVIP

古代壁画中的“祈雨图”及有关问题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壁画中的“祈雨图”及有关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山西、陕西两省保存元代以来的“祈雨图”壁画,并就画面构成与莫高窟壁画中的“祈雨图”作了比较,认为山陕古代壁画“祈雨图”受到唐以来同类题材壁画影响。   [关键词]壁画;祈雨图;图像学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18-04      山西、陕西古代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有多幅“祈雨图”,与敦煌壁画有关祈雨的壁画对比讨论,对我们研究古代祈雨与宗教的关系及壁画的风格等有启示作用。   一、 山、陕古代壁画中的“祈雨图”   (一)洪洞水神庙 “祈雨图”壁画   水神庙位于山西省洪洞县霍山南麓,俗称明应王殿。始建于唐代,元大德七年(1303)毁于地震,延?v六年(1319)重修(见图1)。   西壁为“祈雨图”,明应王坐在龙椅上,头戴通天冠,饰有云宝珠,身着绛色纱袍,腰系玉带,握笏正坐,双目圆睁,似在倾听,显得威严而气势非凡。身后及两侧有侍吏、玉女等执幡、伞、团扇等胁侍围护。明应王前面两隅有四位官吏执笏恭候。阶前当心,一位头戴乌纱、身着青色长袍的官吏正在跪奏祈文,祈求明应王开恩降霖。各官所着长袍有红、黄、灰、褐等各色,摩肩接踵,神态虔诚,风度翩翩,画面人物无论男女形象生动,面相各不相同,人物众多而不混乱,显得错落有致,场面豪华(见图1、图2)。   明应王为东汉陈??之二十二世孙,福建福州明应王庙在唐元和后始立,唐元和间立碑中有“心游坟典,性爱山水,身息宿猿之洞,门临落景之坪”等语。《八闽通志》:“庙在乌石山之西。王姓陈氏,按庙碑云,汉太邱长??二十二世孙也。旧隐是山,没而灵显。唐元和后始立庙。郡人凡水旱疾疫必祷焉。大中时,观察使罗让祷雨立应。咸通中,观察使李播运饷湖湘,亦获阴佑。至闽王审知乃表其事,封宁远将军,进武宁侯,增至显应王。五代唐长兴三年,改服远昌运王。后五年改振义保成王。又十年改贞固安吉王。后地归吴越,封宣威感应王。宋熙宁八年改封今号。”可见,明应王在唐代已被供奉为住“水旱”的神灵。需要补充的是,明应王的始祖陈??,东汉时期在其乡里颇有声望,对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行受人尊重。遇有争讼,多求其判正。人们感叹地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东汉灵帝时,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内有贤人焉。”汉灵帝派人查访,是退隐的陈??常率子孙和号称“八龙”之一的荀叔等人游于许昌西湖。汉灵帝遂在许昌西湖敕建“德星亭”。可见,明应王庙及其壁画一方面反映了百姓对雨水和收成的祈求,也隐含着对社会公正和德行的期盼。   东壁为《龙王行雨图》。绘在东壁中部,与西壁的“祈雨图”相互对应,构成明应王殿内的两幅主体画。画面布局、人物与西壁“祈雨图”近似。图的上方,鬼卒骑在龙背上,缥缈于云雾之间,后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各显其能,闪电在深沉的画面上斜划出一道银河,黑色的行龙隐现于翻滚的浓云中,大雨向东南洒下,竹木在风雨中摇曳,整个画面气势壮观,把自然界的变化巧妙地进行了神话般的构拟摹写,十分富于想象力。   (二)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有狐突庙“祈雨图”   该“祈雨图”非常清晰。鬼卒为前导,龙王为扈从,电母雷公、风婆雨师各持法器作法,夜叉举伞罗,狐突端坐伞下,左手执杯,右手扬拂,作施雨状。献殿内一通乾隆时期的碑,也给出了文字的证据:“每遇旱魃之年,邑侯之来守是邦者,往往率诸父老祷雨于斯,随求随应。”狐突是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晋怀公即位,其叔重耳为躲避迫害外逃。重耳避难外逃时,狐突令二子狐毛、狐偃随行护卫。晋怀公以死威逼狐突欺骗二子挟重耳回国,狐突直言“父教子贰,何以事君”一口回绝,之后被晋怀公拘捕杀害。后来,重耳回国即位后,厚葬狐突于狐氏戎境内少阳山(今交城县境内马鞍山,当地人也叫狐爷山)。狐突教子“忠臣不事二主”,后人在其封地(今山西清徐、交城一带)建庙祭祀。在交城、清徐的一些地方,每遇天旱,乡民们便要到狐爷山、狐突庙祈雨。据说,上狐爷山、狐突庙祈雨非常灵验,每次祭典时,总有一只蝴蝶飞来落在狐突庙供桌上的盘子里,祭典完后蝴蝶就飞去。每次下雨后,乡民还要上狐爷山、狐突庙谢神(亦称谢雨)。谢神时,人们全体出动,仪式隆重,有锣鼓、社火等,并且站在谢神队伍中间的那个人,胳膊上挂满布条,直伸着一直走上狐爷山、狐突庙,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狐突的恭敬之情、虔诚之意。   (三)武乡洪济院“祈雨图”壁画   洪济院位于武乡县城西30公里的故城镇东良候村。此院坐北朝南,主建筑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造,雄踞于1.5米高的石基之上,飞檐斗拱,明柱彩椽,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南殿面阔3间,进深六椽,悬山式造,门上有“永沐甘霖”匾额一块;东、西两厢各有廊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