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中山医学院传染学PPT.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疾中山医学院传染学PPT

间歇期 间日疟:48h 卵形疟:48h 三日疟:72h 恶性疟:不定 体征 脾肿大 肝肿大 贫血:恶性疟贫血显著,三日疟贫血轻。 不同种疟疾临床特点 间日疟:隔日发作一次,疟疾发作几次后(5~7次),可发作自停,但2~3月后再次发作。 三日疟:三日发作1次,病初发热不高,为不规则或呈驰张热型,3~5d后转为典型发作,每次发作的时间较间日疟稍长。 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病情较轻,复发率低,治愈率高。 恶性疟 起病缓慢,亦有急骤者。 寒战可能不明显,发热则较高,其热型呈不规则,可有稽留热型、弛张热型或间歇热型。 常无明显的缓解间歇期。 病例一:患者男性,尼日利亚人,43岁,2009年9月28日起病,10月5日入院。表现为发热、畏寒,体温38℃多,无寒战、出汗,但伴有鼻衄、恶心、呕吐、腹痛。查血常规示HGB最低67g/L,WBC高达20×109/L,PLT低至21×109/L;生化示ALT58U/L,AST115U/L,TBIL246.3μmol/L,DBIL137.4μmol/L,BUN35.5mmol/L,Cr630.6μmol/L。血涂片见疟原虫。经青蒿琥酯治疗5天痊愈出院。 病例二(文献):患者男性,42岁。因“反复发热伴皮疹1月余,神志不清3天”于07年11月7日入院。患者07年10月9日自非洲回国后发热,高达40 ℃,伴全身丘疹、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先后误诊为药疹、淋巴瘤。后骨髓涂片见恶性疟原虫,予青蒿琥酯+伯氨喹,及大剂量激素治疗后病情改善,后痊愈出院。 脑型疟 为恶性疟严重的临床类型,亦偶见于间日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恶性疟高原虫血症造成微血管堵塞,加上溶血对肾脏的损害,可引起肾功衰竭。患者可有暗色尿与少尿。 上述改变如发生于肺部,亦可导致肺部病变,如非心源性肺水肿。肠道微血管为疟原虫堵塞,可出现腹痛症状。 不典型发作:可每天发作,症状不典型 原因:1)疟疾初发阶段 2)同种疟原虫的重复感染 3)不同种疟原虫的混合感染 4)免疫力增强 5)抗疟治疗不充足 输血后疟疾 常发生于输入含疟原虫血后7?10d,国内主要为间日疟,临床表现与蚊传疟疾相同,但无肝内繁殖阶段,不产生迟发型裂殖体,故无远期复发问题。 婴幼儿疟疾 发热不规则 呕吐、腹泻多见 脾肿大显著 贫血 病死率较高 再燃 经治疗症状受到控制,但在28d内出现原虫血症及临床症状 为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重新大量增殖引起 四种疟疾均有再燃 (远期)复发 距初发半年后 见于间日疟 、卵形疟 三日疟、恶性疟无远期复发 并发症 黑尿热(溶血尿毒综合征) 急性血管内溶血 G-6-PD缺乏;抗疟药;毒素;过敏反应 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 ⑴多见于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而未经有效治疗者 ⑵少尿、水肿、血压升高,血BUN升高,Cr升高,尿中有蛋白质、RBC、管型 ⑶抗疟治疗有效 肾病综合征 ⑴多见于三日疟,也可见于恶性疟 ⑵贫血、水肿、进行性蛋白尿 ⑶抗疟治疗无效,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 实验室检查 血象:RBC减少,亦可见血小板减少。 血生化检查 疟原虫检查(确诊依据) 血涂片(采血时间、厚片、薄片) 厚片:提高阳性率 薄片:辨认原虫种类 骨穿 血清学检查 ELISA查抗体(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滋养体 配子体 配子体 裂殖体 诊 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区,有无输血史。 (二)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寒战、高热与大量出汗。但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或特殊临床类型。 (三)实验室检查 疟疾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直接镜检疟原虫。 (四)诊断性治疗 鉴 别 诊 断 疟疾应首先与多种发热疾病相鉴别。重要的鉴别疾病有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当发展为脑型疟时,应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等鉴别。 治 疗 (一)一般治疗:隔离(防蚊)、卧床休息、寒战予保暖、高热予物理降温 (二)抗疟原虫治疗 目的:控制症状,防止复发,阻断 传播 (三)对症治疗 疟 疾 (malaria)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 张 宇 锋 概 述 俗 称 ? 冷 热 病 ? 、? 打 摆 子 ?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及卵形疟常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病 原 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