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肿瘤学PPT
1;3;1.肿瘤的概念(tumor): ; 2.肿瘤的形成机理;5;; 2.肿瘤的形状 ;; 3.肿瘤的颜色 ;;;4.肿瘤的硬度 ;5. 肿瘤的边界 ;;;;( 二). 肿瘤的组织结构 1.肿瘤的实质(parenchyma);不具有特异性
(1)结缔组织。血管,有时还有淋巴管——支持、营养作用
(2)T 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反应
(3)?肌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限制瘤细胞浸润
;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atypia ;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二.细胞的异型性 ;二.细胞的异型性;;;;印戒细胞癌;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二).肿瘤血管形成 (tumor angiogenesis) ;;(三).?肿瘤的演进与异质化;二.肿瘤的生长(一).生长速度 ; (二)生长方式;三.肿瘤的扩散 ;转移(metastasis) ;(1)淋巴道转移 ;;(2) 血道转移 ;(2) 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局部浸润;;血行播散;血行转移的位置和器官分布;原 因;3.肿瘤转移的分子遗传学;三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1. 分级; 2.分期;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4; 2.? 特殊命名:; 2.? 特殊命名;肿瘤的分类一上皮性肿瘤(tumor of epithelial tissue);;;一上皮性肿瘤(tumor of epithelial tissue);;;;;;;;一上皮性肿瘤(tumor of epithelial tissue);;;;二、间叶组织肿瘤;;;;;;;;(二)??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主要类型 ;;;;?;;三 神经外胚叶肿瘤;;四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一).癌基因 ;?;(二)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二)肿瘤抑制基因;编码一种核磷蛋白(pRb),在调节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它在细胞核中以活化的脱磷酸化或失活的磷酸化形式存在。活化的Rb蛋白对于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有抑制作用。
如由于点突变或13q14的缺失使Rb基因失活,则Rb蛋白表达出现异常,受累细胞就无障碍地进入S期,而可能由此恶变。
;2. p53 基因 定位于染色17p13.1。编码的正常p53蛋白(野生型)存在于核内,是一种核结合蛋白。正常的p53蛋白又被称为“分子警察”
;正常的p53蛋白在DNA损伤或缺氧时活化,使依赖p53的CDK抑制物p21和DNA修复基因(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45,GADD45)上调性转录,细胞在G1期出现生长停滞,进行DNA修复。
而在p53基因缺失或发生突变的细胞,DNA损伤后不能通过p53的介导进入G1停滞和DNA修复,因此遗传信息受损的细胞可以进入增殖,最终可以发展成恶性肿瘤。尤其在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突变多见。;;(三)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许多致癌物,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DNA损害如果超过细胞能够耐受的范围,受损细胞会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如果引起轻微的DNA损害,正常细胞内的DNA修复机制可及时的修复。
在一些有遗传性DNA修复调节基因突变或缺陷的人中,肿瘤的发病率极高。例如患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病人。;(四)端粒和肿瘤;因此,端粒的缩短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肿瘤抑制机制。对于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抑制的研究可能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五)多部癌变的分子基础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物;③亚硝胺类 亚硝酸盐可作为肉、鱼类食品的保存剂与着色剂进入人体。亚硝胺在体内经过羟化作用而活化,形成一个有很强反应性的烷化碳离子而致癌。
;④真菌霉素 黄曲霉素B1的致癌性最强。HBV感染与黄曲霉素B1有协同致肝癌作用。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食品中,尤以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类含量最多。其化学结构为异环芳烃,在肝脏通过肝细胞内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氧化成为环氧化物而致突变。这种毒素主要诱发肝细胞性肝癌。
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作用是使肿瘤抑制基因p53发生点突变而失去活性。
;2. 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②其它直接致癌物 金属元素,如镍、铬,铍等。如炼镍的工人中,鼻癌和肺癌明显高发;镉与前列腺癌、肾癌的发生有关;铬可引起肺癌。其原因可能是金属的二价阳离子是亲电子性的,可与细胞大分子,尤其是DNA反应。
例如镍的二价阳离子可使多聚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15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FA-150版.docx VIP
- FAR21X7_28X7雷达中文操作说明书.pdf VIP
- 2025届广东深圳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广东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doc VIP
- 水资源及其利用——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及其分布.pdf VIP
- FURUNO古野OZS56490D_NX7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生物安全柜使用与维护保养记录表.doc VIP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