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毒物与中毒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化学毒物与中毒PPT

第二章 化学毒物与中毒;第一节 化学毒物;第一节 化学毒物;按照用途分 工业毒物、军用化学毒剂、农业化学试剂等;;军事毒剂类别;自然界中天然产生的毒物是很多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均有产生毒素的品种,这些毒素常被用于治病、杀虫等多种用途。这些毒素中有的毒性很高,可使人致命。有的不需要纯毒素,直接摄入动植物粗制品就可造成严重的中毒。;第二节 中毒;第二节 中毒;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三、 中毒途径;烟、粉尘等气溶胶态毒物进入呼吸道还与粒度有关。 20~60μm的粒子,被阻挡在鼻腔和喉头; 10~20μm的粒子滞留在上呼吸道,且易被咳痰咳出; 0.5~5μm的粒子易进入下呼吸道和肺泡被吸收或吞噬细胞吞食; 小于0.5μm的粒子又可随呼吸重新进入空气。;;三 中毒途径;三 中毒途径;毒物经眼黏膜的吸收远较皮肤为快,眼黏膜吸收毒物多与呼吸道吸收中毒同时发生。 皮肤最易吸收毒物的部位为腋窝、腹股沟、四肢的内侧、颈部和其他薄嫩而潮湿的皮肤。 皮肤多汗和充血能促进毒物的吸收。皮脂腺直接开口于表皮,而且腺细胞的面积又较大,因此脂溶性毒物容易经皮脂腺吸收中毒。;三、中毒途径;三、中毒途径;三、中毒途径;三、中毒途径;毒物进入消化道后,主要由小肠吸收。有些毒物,如有机磷酸酯类、氰化物等,可由口腔黏膜(及食管黏膜)迅速吸收而进入血循环。 进入消化道中的毒物,要经过胃液、肠液中酶的作用以及肝脏代谢作用的影响,使毒物的性质有所改变,然后才能到达血循环而至全身。;四、毒物毒性效果的表示方法;①中毒剂量是一个阈值,即最小值毒物剂量,小于此值时不引起中毒,只有等于或大于此值时才引起中毒。 ②当化学物质毒性较大或吸入后能迅速引起中毒,暴露时间以min为单位,中毒剂量以mg·min·m-3为单位,此时一般指急性中毒。如果化学物质造成染毒空气浓度较小或毒物毒性较小,人员要暴露较长时间才能中毒,时间可以h为单位,中毒剂量单位是mg·h·m-3,此时为慢性中毒。 ③不能把中毒剂量ct都看作常数。;主要通过皮肤吸收和口服的食道途径侵入机体,其毒物剂量的表示方法采用每千克机体体重所吸收的毒物重量,单位为mg/kg。;; 绝对致死剂量指侵入机体后可引起90%~100%中毒对象死亡的中毒效应的剂量。 对于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用LCt100表示,单位为mg·min·m-3; 对于液态,用LD100表示,指每千克体重吸收毒物的毫克数,单位为mg/kg。;半数致死量LD50指侵入机体后可引起半数中毒对象死亡的中毒效应的剂量,是一个统计处理的计算数值,常用于表示化学毒物急性毒性的大小,并用以比较不同化学毒物的毒性。 对于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用LCt50表示,单位为mg·min·m-3; 对于液态,用LD50表示,单位为mg/kg。;与LD50和LD100概念相似的毒性参数,表示经呼吸道进入生物体内的化学毒物毒性大小的剂量,即导致中毒对象经呼吸道接触毒物时半数死亡与90%~100%死亡的化学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值,以mg/m3表示。 ;阈浓度指化学毒物作用于机体主要中毒部位时,感到刺激或引起典型症状的最低浓度,是引起初期中毒症状的临界浓度,通常以mg/L表示。;失能剂量能够造成90%~100%中毒人员丧失正常思维和行为能力的毒物剂量。 对于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用ICt表示,单位为mg·min·m-3; 对于液态,用ID表示,单位为mg/kg。;失能浓度指作用于无防护机体引起失能性中毒的染毒浓度,以符号IC表示,通常以mg/L为单位,可分为失能浓度(IC90~100)和半失能浓度(IC50)。;;;第三节 化学毒剂;第三节 化学毒剂;; ; ; ; ; ; ;3.基本结构; ; ; ;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 ;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三、神经毒剂; ; 1950年,齐齐哈尔一师范院校在施工时,从地下挖出两个大铁桶,为化学毒剂,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1987年10月,富拉尔基区煤气公司在施工时,挖出一个铁桶。在检验现场,多名医务人员中毒,个别人至今尚有后遗症;   2001年4月,在铁锋区一处工地上,发现3枚毒气弹、30多枚炮弹和炸弹,2人受伤;   2002年3月,齐齐哈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