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篇第二章 修改后糖尿病PPT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 1.掌握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常见的并发症。
2.了解糖尿病的分类。
3. 了解长期良好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意义。
4.掌握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5.掌握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
6.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讲授主要内容;概 述;流行病学;(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MODY 1 肝细胞核因子(HNF)4α基因突变
MODY 2 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
MODY 3 HNF-1α基因突变
MODY 4 胰岛素增强子因子1基因突变
MODY 5 HNF-1 β基因突变
MODY的特点: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起病早,至少一个成员起病年龄25岁
(3)至少2年不需胰岛素;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特点:
(1)呈母系遗传
(2)起病早
(3)病初不需胰岛素,无酮症倾向,无肥
胖,或消瘦,终需胰岛素治疗
(4)伴听力损害
(5)可有能量需求较大器官损害的表现;(四)妊娠(期)糖尿病(GDM)
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不论分娩后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GDM。
妊娠结束6周后,复查并按血糖水平分类:
(1)糖尿病
(2)空腹血糖过高
(3)糖耐量(IGT)减低
(4)正常血糖者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1型糖尿病 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有关
(一)? 第1期 遗传学易感性
(二)? 第2期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三)? 第3期 免疫学异常
(四)? 第4期 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五)? 第5期 临床糖尿病
(六)?第6期 胰岛B细胞完全破坏,糖尿病 临床表现明显
;(一)? 遗传学易感性
1型糖尿病与某些特殊HLA类型有关
Ⅰ类等位基因B15、B8、B18出现频率高,B7出现频率低
Ⅱ类等位基因DR3、DR4阳性相关
DQB57非门冬氨酸
DQA52精氨酸
;(二)? 环境因素
1. 病毒感染 直接破坏胰岛或损伤胰岛诱发自身免疫反应 ,进一步破坏胰岛引起糖尿病。
2.化学物质
3.饮食因素;(三)自身免疫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胰岛素自身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二、2型糖尿病 其发生、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一)?? 遗传易感性
(二)??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三)?? 糖耐量减低(IGT)
(四)?? 临床糖尿病
;(一)遗传因素
本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差别很大。
环境因素: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和肥胖;(二) 胰岛素抵抗 是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1)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能力下降
(2)受体后效应下降
使胰岛素介导下的肌肉和脂肪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同时肝葡萄糖↑,致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仍不能使血糖恢复正常,最终导致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 → 高胰岛素血症 → 血糖升高
胰岛素分泌异常:早期分泌相减弱或缺失,第二时相分泌高峰延迟(餐后低血糖)。
;(三)糖耐量减低(IGT)
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血糖高于正常但低于诊断标准)
(四)临床糖尿病
;病理生理;胰岛素缺乏是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主要环节;;;临床表现;多尿:血糖?肾糖阈,导致肾脏渗透性利尿,尿糖升高
多饮: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过高,刺激下丘脑渴感中枢
多食:葡萄糖丢失,能量缺乏,食欲亢进
消瘦: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增多
乏力;1型 症状明显 首发症状可为酮症酸中毒(DKA)
2型 隐匿 缓慢
除三多一少外,视力下降,皮肤瘙痒等均可为首发症状 围手术期或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
;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2.感染
皮肤化脓性感染 疖、痈
皮肤真菌感染 手、足、体癣
真菌性阴道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