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导学案(江苏省车逻中学,北师大版七上).docVIP

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导学案(江苏省车逻中学,北师大版七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导学案(江苏省车逻中学,北师大版七上)

【学习目标】 1、列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2、评价汉武帝。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 年, 称帝,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 。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推行“ ”政策。 3、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主张,颁布“ ”。 4、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 ,并派 监督地方官员。 5、 时期,西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西汉进入 鼎盛时期。 二、课堂研讨 阅读下列材料: 凡不在六艺(六部儒家经典)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完成: 1、根据上述材料,你知道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吗? 2、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建议? 它有什么影响? 三、拓展延伸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道家 D.道家和墨家 2.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献计献策的重要人物有( ) ①韩信 ②张良 ③董仲舒 ④主父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孙子兵法》 D.儒家的经典 5.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 ) A.监督地方官员 B.抑制地方豪强 C.防止贪赃枉法 D.强化皇帝权力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上”是指哪个皇帝?(主父)偃提出什么措施? (2)“上”颁布这项措施的目的不包括 ( ) A.巩固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皇帝权威 D.恩赐亲戚 (3)这项措施效果显著,它妙在何处?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