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docVIP

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   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与它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一样在世界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十九世纪被誉为俄罗斯古典音乐之父的格林卡开始,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举世闻名的世界音乐巨匠。如安东#8226;鲁宾斯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里亚多夫、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А.К.Глазунов)等,二十世纪更是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及前苏联作曲家,如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米亚斯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等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们除了他们有着众多的器乐作品外,无不拥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其套曲。苏联时期有着极高声誉的米亚斯科夫斯基便是这样一位杰出作曲家。   尼古拉#8226;雅科夫列维奇#8226;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年出生于诺沃格奥尔基耶夫斯克(现波兰华沙附近的莫德林),1950年病逝于莫斯科。从小受过一些家庭音乐教育的米亚斯科夫斯基,15岁的时候,在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后,被交响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所震撼,立志成为作曲家。他是一位具有坚忍不拔精神、大器晚成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说他大器晚成是因为1906年,25岁的米亚斯科夫斯基才如愿进入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了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与众不同的是,这时的他已经是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军官,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向莫斯科的格里埃尔学完了全部和声学课程、向里姆斯基-科萨可夫的学生克里让科夫斯基学习了三年的对位法、赋格曲、曲式结构、管弦法,是一位集当时的两大流派(莫斯科流派和彼得堡流派)于一身的大龄学生。世袭军官的家庭出身,没能改变他矢志不渝的目标,在读完军校后,仍然走上了专业的音乐创作之路。米亚斯科夫斯基一生创作甚丰,除了27部交响乐外,还有13首管弦作品、13首弦乐四重奏、近百首钢琴曲等,其中五部获斯大林奖金(《第二十一交响曲》、《第九弦乐四重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二十七交响曲》和《第十三弦乐四重奏曲》)。   米亚斯科夫斯基被人们誉为“苏维埃交响乐之父”,这不仅仅是他创作了数量众多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还因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苏联培养了像哈恰图良、谢德林、卡巴列夫斯基、埃什帕伊、戈鲁别夫等80多位优秀的作曲家。为此他获得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苏联艺术学博士学位、苏联人民艺术家等称号。   米亚斯科夫斯基获得如此的声誉主要是在交响乐、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等器乐创作方面,然而作曲家在声乐领域的耕耘却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从1903年到1950年)。瓦斯娜-格拉桑(В.А.Васина-Гроссиан)认为米亚斯科夫斯基个人创作的关键时期常常与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大部分浪漫曲的形成,或是在作曲家个人创作形成的那些年,或者是在内心深处对价值观的新变化以及重新评估的那些年”①。作曲家的声乐创作大致可分成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涵盖了1903年到1920年,而在经历了战争洗礼和十月革命这两次大的“事件”后,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价值观、美学思想发生很大转变,促成了作曲家创作上的另一阶段。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就是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   《三首素描》创作于1908年。作品的诗词作者为伊万诺娃(В.Иванова)。套曲由标题为《古殿》(Долина-храм)、《潘和赛琪》(Пан и Психея)、《雷雨》(Гроза)三首歌曲组成,是以绘声绘色的笔触,描绘如诗般大自然景色的代表作。   第一首《古殿》音乐表现了山谷烟雾般朦胧的月色,万籁俱寂,表达了沉默、宁静的最高境界――敬畏。   音乐的起始是用省去三音的具有明亮色彩的六级和弦在低声区奏出,在其上方出现了一组极其重要的、连续的、具有切分节奏的离调降二级增三和弦及其解决,构成了暗淡、柔和的色彩性音响。相距较大的音区,描绘了空谷寂静、若明若暗的景色。人声的进入,是f旋律小调从属音开始的上行和下行级进音调。这一旋律音调连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乐曲的开头,第二部分的开头以及第三部分的结束。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是用六级与主音上的七和弦叠置而成,也可以直接看成是六级上的九和弦,上方声部采用动感的三连音分解和弦,而下方声部则用连续的后半拍八分音符(六级和弦)到四分音符(主和弦)的重叠敲响了山谷教堂的“钟声”。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省略、倒装再现,不同的是连接第二部分的再现和弦在开始小节将小调的五音也降低了,用以描绘黄昏降临的暗淡景色。很有特点的是,乐曲的第二部分,实际就是这连续的离调增三和弦及其解决以等音的身份顺序出现,以新的节奏音型及其重叠出现,成为歌曲的高潮。其间的旋律也是这些和弦加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