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那么远,这么近:基斯洛夫斯基十年祭.docVIP

那么远,这么近:基斯洛夫斯基十年祭.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么远,这么近:基斯洛夫斯基十年祭      电影制作的含义不是观众,节目,评论和访谈。它意味着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意味着严寒,大雨,泥泞以及举着笨重的灯。    ―― 基斯洛夫斯基      “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又有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这就是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96年3月13日,当基斯洛夫斯基合上双眼时,仿佛一种因他而生的电影流派也就此终结了。他以一种平静、自省和富于同情心的方式,注视着自己塑造的那些陷于两难境地的主人公,这种注视,让他成为史上最具人文关怀的电影导演。      记录片生涯      1941年,基斯洛夫斯基生于华沙,他是一位城市建筑工程师和一位办公室职员的儿子。因为患肺结核的父亲需要到处求医,小基斯洛夫斯基的整个童年都处于不断的迁徙中。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像越会在摄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基氏影像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机遇之歌》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在其有生之年,基斯洛夫斯基让自己的电影突破了艺术院线的局限,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精神上的质疑让普通观众同样如饥似渴地期待他的新片。他的电影反映了现代人生活中盛行的一种不安情绪;他暗示了一种可能――在那里,传统的宗教信仰已经无计可施――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处从未被触碰过的角落。   离开基斯洛夫斯基的第十年,让我们在影像中重温。      《十诫》      《十诫》是基斯洛夫斯基为波兰电视台拍摄的十集电视系列片,每一个故事对应天主教十诫中的一诫,讲述的是居住在华沙公寓楼里的居民的生活故事,主要关注人们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困惑。《十诫》系列片中的每一诫都是可以成为各自独立的单元,而导演也动用了不同的演员和摄影师,来赋予此一系列不同的情感、风格、与视野;不过,各诫中也有一些相同的基调,例如单调的色彩、同一样式的房屋、以及一位神秘的“沉默目击者”贯穿各诫主角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这个神秘的“沉默目击者”曾引起各界人士臆测纷纷,他到底代表了什么?命运?天使?上帝?还是基斯洛夫斯基自己?这位基斯洛夫斯基心中“不说话的上帝”,当他颁布人间的道德规范――十诫之后,便以冷冽的目光,偶尔带点责难,注视着芸芸众生的一言一行。然而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时,十诫却成为逃避抉择的借口。   《十诫》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