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诺蒂《F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结构的歌剧思维
美国当代作曲家梅诺蒂①与许多实验性的作曲家走着不同的道路,始终坚守着浪漫主义音乐的阵地,以“反潮流”的身份出现在现代主义的汪洋中。时至2007年,随着梅诺蒂的溘然长逝,历史又似乎到了盖棺定论、重新审视这位伟大人物的时候。毋庸置疑,仅用“传统”或“保守”等术语并不足以囊括梅诺蒂的音乐风格,因为一位作曲家之所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定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革新性”。本文试以梅诺蒂《F大调钢琴协奏曲》(以下称《F钢协》)为参照点,力图“以一斑窥全豹”剖析作曲家在音乐形式上所作的探索和创新。
《F钢协》是梅诺蒂中期的一部重要器乐作品,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而作,1945年11月2日由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这首协奏曲传承了梅诺蒂的一贯创作思想――对传统体裁的高度重视和对个人风格的不懈追求。作品分三个乐章:Allegro-Lento-Allegro。第一乐章可以说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和缩影,充分显示出技巧性和艺术性;慢板乐章采用三部曲式,是一首象征和平的夜曲,充满内省的召唤;末乐章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回旋曲,雄壮威武,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展望。从宏观上看,这是一首“传统”的协奏曲,但各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衍展方式却流露出了作曲家所擅长的戏剧创作的细腻笔触,不仅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还获得了一般现代作品无法比拟的极佳演出效果。限于篇幅,现仅对第一乐章进行分析。
一、曲式结构
为了更好地把握作曲家对《F钢协》第一乐章所作的独特处理,有必要先从传统曲式的角度来概览它的整体结构(见图1):
如图式可见,第一乐章的结构是贯彻着变奏原则和回旋原则的双奏鸣曲式,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引子在乐章中竟出现了七次之多,这在中外音乐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内部结构的派生衍展呈现出声乐化的倾向;主题材料A B C D E在尾声中同步进行交响化发展。
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单纯的奏鸣曲式了。结构的突兀不凡通过传统的曲式分析固然自圆其说,但似乎不能穷尽《F钢协》丰富的人文意义。在笔者看来,这种结构显然与作曲家长期以来的歌剧创作分不开,正是歌剧思维在经典曲式中渗透的结果。下文将着重从“戏剧立意”角度佐证上述命题,同时也试图在作品的深层解读方面尝试方法论意义上的探索。
二、歌剧思维
(一)引子――歌剧间奏曲
《F钢协》以乐队全奏引子开始。引子只有两小节,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构性乐思(见谱例1)。它如一声怒吼冲破乌云惨雾的笼罩,放射出光明、庄严的正义宣言,充分表达了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坚毅决心和伟大力量,并为整个乐章奠定了气势磅礴的豪迈基调。
谱例1
按照常理,引子一般居于作品之首,起到预示乐曲主旨、酝酿情感和铺设意境的作用。然而令人困惑的是,《F钢协》从引子开始,以引子贯穿,最后仍收束于引子。引子保持相同的音型,在乐章中出现了7次。引子的每次出现均清晰地表明了调性中心。当引子出现在乐思的原始陈述和巩固原始乐思的部分(如呈示部和再现部)时,调性一般比较稳定,后续的音乐材料也较统一,句法结构相对完整。如果引子的和声背景动荡,则往往导致与其关联的音乐结构分裂,调性转移频繁。有时引子位于对比性段落之间,其乐思的发展和调性布局又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作曲家先以一个肯定性的引子概括前边的乐思,然后通过一个小连接转调,最后停留在一个“期待式”的和弦上再次导入引子,引出后边的新乐思。可见,在这首乐曲中,引子远远超出了预示性功能,成为了一个段分不同音乐形态兼具扩展性和结论性功能的结构信号。因而,要洞悉作曲家暗藏的意蕴,我们必须换一个角度,避开传统曲式分析视角下的奏鸣曲式羁绊,根据引子所处的位置,重新划分第一乐章的结构(见图2):
如上图所示,双奏鸣曲式的框架被引子分解得支离破碎,乐章内部形成了一种类似歌剧场景的新型结构。这些场景大小不一,或重视材料间的对比,或强调单一情绪的直抒,而介于场景之间的引子和小连接似乎蜕化为歌剧间奏曲的功能。这种写法,体现了意大利分场式歌剧环环相扣、连续发展的结构特点,突出了音乐材料的整体感和连贯性,有助于作曲家充分发挥各个场景的创作自由度。
(二)旋律――声乐化
《F钢协》与一般纯器乐音乐的非语义性和抽象性不同,具有声乐化构思的明显迹象,透析出一种有明确戏剧使命的标题性意义。首先旋律呈现出可唱性的特征,如乐句的呼吸频率、音域的选择和音调的装饰等皆以声乐为蓝本,而人声难以企及的大跳音程、复杂节奏、快速跑句以及半音化进行等展示器乐技巧性的部分,往往被置于连接和高潮处。其次在曲式上,各场景主要采用歌谣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和小型的叠句回旋等歌曲常用的结构,很少有规模宏大的曲式。
1.
文档评论(0)